image
20200221郭憲文■國立陽明大學環境與職業衛生研究所教授

無知比病毒更可怕

image
●專家表示,徹底消毒以營造一個健康的環境,遠比所有民眾戴口罩有用。圖/本報資料照片

「無知比病毒更可怕」,是陽明大學近日張貼在校門斗大海報的標語。是一個台灣高等學術的殿堂對社會莫大的諷刺與批判,然而,孰令致之?並非社會大眾不了解,而是資訊的混亂不清,孰是孰非,讓大家無所適從。先以口罩來說,大家一想到要防疫就只想到使用口罩,使自已免於被感染Covid-19(新冠肺炎病毒),造成社會大眾一窩蜂去搶購口罩,或其他民生物質。甚至有人建議以自做口罩來應急,各種花招盡出。試想,我們使用自做口罩有防止病毒傳染嗎?穿戴口罩真能完全免於感染嗎?是否還有更有效的方法嗎?若政府未能及時矯正視聽,讓媒體過度氾濫報導口罩的新聞,只會造成人心更加恐慌。

 首先,從學理上得知自做的口罩對於防止Covid-19病毒的效果十分有限,一般醫用口罩3層防護層構造,最外層是聚丙烯(PP)是具有撥水防止飛沫較大顆粒阻絕作用,其次中層是由熔噴不織布組成,具有熔噴結網功能,可以阻止細菌或小於3微米的顆粒吸入;最內層則是PP/PE不織布,經由表面親水處理,使得人體皮膚接觸比較舒適。這些口罩從製造工廠出場都要經過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規定「醫用面(口)罩」符合CNS 14774國家標準,並取得製造許可字號。因此,未經政府核可字號,都是沒有保護力的口罩。另,有人使用活性碳口罩來代替,也是找錯方向,因為活性碳最主要的功能在於吸附異味、以及揮發性氣體,比如說清潔劑、油漆、汽機車排放的臭味等,至於要防護病毒和細菌則效果非常有限,也無法預防暴露PM2.5。

 除了選擇正確性有效的口罩外,個人穿戴是否有達到密合程度也是關鍵因素,盡量不讓飛沫濺到醫用口罩表面,就不會穿透有口罩的可能性。值得關注的是,根據柳葉刀雜誌(2020)報導,Covid-19經由眼睛表面的傳播不可忽視,由於過去SARS-CoV冠狀病毒都曾報導經由直接或間接接觸眼睛、口腔或鼻腔粘膜可以傳播病毒至人體,顯示冠狀病毒透過眼睛或空氣傳染仍有其可能性。因此,社會大眾只戴口罩並不能減少暴露的風險。

 因此,根據流行病學理論得知傳染病傳播主要是靠三角模式:致病原、宿主、環境等三個因素。若要有效控制Covid-19病毒的傳染途徑,就要切除此三角的關係,採用所謂「前端」防護措施:包括控制致病原到處傳染,使用嚴格檢疫與隔離措施等,讓它無法傳染到環境中減少個人暴露的風險,這是最有效防治疫情的策略。同時,降低環境受到病毒的汙染與傳染性,也是很重要防疫的策略,將我們居住生活的環境經常以清潔、消毒與殺毒等三種方式,減少民眾暴露病毒的風險,尤其是公共場所,如捷運站、候車站、圖書館、百貨公司、遊樂場所等人口較密集的場所,做好清潔消毒的策略,即所謂營造一個健康的環境,理論上切斷任何感染的途徑,遠比所有民眾戴口罩有用。

 最後才是使用「後端」防護措施,指導民眾做好個人自我防護措施,增強民眾辨識「風險感染大小」的能力,進而採用有效防護措施。建立風險分級概念,通常是感染者或接觸者是傳播風險最高者、其次是照顧它們的醫護人員、或其他可能是檢疫人員都是較高風險族群。

 所幸台灣目前尚未發生社區群聚感染案例,只要民眾減少與它們接觸機會,其感染Covid-19機率自然較低。另外,建議民眾採取其他防護的措施,如減少前往醫院看(探)病的頻率、盡量避免與他人接觸、保護自已的嘴與鼻子避免暴露到不明飛沫、減少直接觸摸眼睛、鼻子或嘴的行為、做好洗手習慣、經常消毒接觸的物品與場所、養成良好個人生活習慣、如均衡飲食、充足睡眠等各種明哲保身之道。穿戴口罩只是其一,但不是唯一的方式,若真的要求大家戴口罩時,表示「病毒」的傳染範圍早已經散布在我們環境中,要靠口罩防護的效果,自是緣木求魚。不如大家思考如何加強「前端」的防護,更為重要,也更為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