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00216陳碧芬/台北報導

研訓院推估 疫情衝擊 新興市場H1掀降息潮

人行Q1推定向降準,美國最快7月降息,歐日再跟進

image
金融市場對疫情可能衝擊及應注意重點

 新冠疫情對總經衝擊不確定性相當高,看似震盪放緩的金融市場,台灣金融研訓院14日提醒,「疫情中的走勢,不能當基本面行情看待」,目前觀察重點聚焦兩大部分:其一,如果2月下旬至3月初疫情控制情形持續穩定,股市可望回到經濟基本面,其二,若中國大陸以外國家出現較大規模社區感染疫情發展,國際股市仍持續呈現震盪走勢。

 台灣金融研訓院金融研究所針對此波疫情,快速發布《武漢肺炎(新冠肺炎)對經濟金融情勢之影響評估分析》,作為【2020金融趨勢關鍵議題報告】的第一彈。

此份金融研究所長林士傑、副研究員陳鴻達合作的報告,提出七大觀點及建議:1.、歐美日央行持續寬鬆,聯準會最快可能在7月降息;2、預估人行第一季可能再實施定向降準注資,CPI破5%高度關注停滯性通膨危機;3、預估中國大陸首季GDP成長率影響程度恐達1%~1.5%,最快第三季才能回溫。

 4、新興市場國家上半年恐再有一波預防性降息潮;5、嚴防東南亞國家疫情可能擴大,我國業者及國銀分行應提高警戒;6、國際機構首季恐再調降全球經濟成長預估,日本可能是下一波市場關注焦點;7、我國官方最新下修全年經濟表現,台商產能回流效應將促國際大廠轉單效應顯現。研訓院金融研究所並提醒,此波股市漲幅恐先以資金面投機而非基本面行情看待,尚不能表示市場對大陸經濟後市持正面看法,將持續觀察2月下旬至3月初走勢,第二季為觀察重點。

 由於疫情集中在中國大陸,國際間的焦點多偏向中國今年GDP的可能減損,林士傑指出,更需注意歐美日央行的可能作為,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的預測模型FedWatch顯示,美國聯準會下半年降息壓力大增,最快有可能在7月實施降息,屆時歐洲央行、日本央行預估有可能跟進。另外,新興市場國家面對疫情的衝擊,上半年也恐再有一波預防性降息潮,其中的東南亞地區公衛體系相對較弱,卻是銀行業近年的海外拓展重點市場,建議特別關注越南、柬埔寨等地,留意當地政府防疫政策、台商及當地企業經營環境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