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00203◎文/簡威瑟

資訊領先、沒有包袱 以賽亞執行長曾盟斌舞雙劍 突圍第三方調研紅海

image
●以賽亞調研執行長曾盟斌。 圖/以賽亞提供

以賽亞調研(Isaiah Research)創立於2011年,創辦人暨執行長曾盟斌從一卡皮箱跑遍海內外供應鏈,獲取第一手資訊,迄今將邁入第10個年頭,打下堅實基礎,旗下客戶都是如南韓三星、海力士、康寧等赫赫有名的國際大企業,成功經驗在第三方研究機構中相當亮眼。

預見科技業翻天覆地轉變

曾盟斌創辦以賽亞研究之前,分別在美國鴻海、台灣惠普擔任採購職務,當時科技產業是由PC主導,台灣曾經歷高度輝煌年代,但當賈伯斯推出初代iPhone後,曾盟斌預見智慧型手機將會替科技產業帶來翻天覆地轉變;且相對PC產業輝煌時期,台灣的智慧型手機供應鏈發展時間較短,當因緣際會選擇走向成立調研公司後,如何切入、取得真正有效的資訊,再提供給客戶,就成了首要課題。

智慧型手機因產品生命周期縮短,不僅改變產業鏈生態,曾盟斌認為,也改變調研傳統的研究方法,當下他迅速擬定「即時反應市場、又要夠深入」的目標,不從單一產業、也不只從台灣的供應商切入,而是從觸控面板等使用習慣改變當作出發點,單刀直飛重要供應商聚集的日本、南韓,全力闖出一片藍海。

回顧以賽亞調研這些年來的研究範疇,橫跨智慧型手機、半導體、顯示器、鏡頭、感測器、5G與車用電子等高科技領域。服務過的客戶包含南韓的三星、SK 海力士、LG集團,大陸的華為、小米、Oppo、京東方、中芯國際,日本的Hitachi高科技、Kyocera、夏普,以及美國的格芯(Global Foundry)等共計超過60個大型海外客戶,同時,以賽亞也服務世界知名的金融客戶,包含許多專業投資機構與避險基金等。

數據客觀禁得起檢驗

在外資券商所做研究持續扮演主流的年代,以賽亞以第三方調研機構之姿,為何能博得這麼多一線客戶的青睞?曾盟斌不諱言:靠的就是沒有包袱、敢說真話、禁得起檢驗。

 曾盟斌豪氣地說,身處調查研究機構行業,「我可以做不到你的生意,但我所做出的建議,未來幾年必須可以被驗證。」第三方調研旗下沒有股票經紀業務,因此,沒有要客戶依據研究報告來券商下單交易的動機,所以沒有偏見(bias),不論站在什麼位置看,調研出來的數據都是客觀的,這是與其他外資券商重要不同之處。

 放眼以賽亞調研的未來營運計畫,曾盟斌提出,台灣除了具備技術研發能力,不能忽視也有對接大市場的能力,但面臨科技產業轉型陣痛期中,關鍵在於缺乏對國際市場行銷能力,停留在傳統代工或製造思維,同樣的,創投產業也必須跳脫原本的窠臼,真正引導資本為產業帶來創新的動能。

 面對5G與人工智慧(AI)物聯網的跨界整合發展趨勢,新成立以賽亞資本,架構一個全新投資平台,結合調研、智慧財產權、資本三股力量,試圖為台灣產業轉型帶來解決方案,加上中美貿易戰為台灣高科技產業帶來新的展望,絕對是以賽亞調研走向資本化的契機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