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開春以來市場利多消息頻傳,除了中美終於正式簽署第一階段貿易協定,美國參議院也通過美墨加貿易協定,美國企業財報表現不錯,美國新屋開工、大陸工業生產等經濟數據也優於預期,長期來看,2020年全球經濟成長可望逐季復甦。
財經專家分析,在中美貿易緊張局勢和緩、主要央行維持寬鬆政策下,2020年全球股市表現不看淡,以個別區域來看,2019年標準普爾500指數、MSCI世界指數分別上漲31.48%、28.44%,但MSCI新興市場指數漲幅僅18.63%、明顯落後。
展望2020年,新興國家在財政政策的空間較大、評價面也較成熟國家便宜,加上2020年新興市場與成熟市場的經濟成長率差距擴大,預期新興市場更有表現空間,建議留意拉回進場時點。
以台灣核備境外新興股票型基金的績效表現來看,2019年第四季以來,46檔新興國家基金平均台幣績效為10.22%,富蘭克林坦伯頓金磚四國基金上漲12.54%、富蘭克林坦伯頓新興國家基金漲幅也達10.04%,均領先同類型基金平均值。
金磚四國與新興國家兩檔基金在科技加上通訊消費類股的比重分別約為29%及36%,在新創科技重塑全球經濟樣貌之際,側重科技相關產業的布局更能掌握長線成長動能。
專家指出,過去一年全球股市表現亮眼,主要來自於本益比擴張,預期未來一年本益比擴張幅度有限、整體股市如2019年大漲的機率下滑,然全球經濟溫和成長與低利率環境仍是有利支撐股市表現。新興市場受惠5G網路的商轉、AI與大數據等新科技的應用、基礎建設支出與改革題材。
預計今年應是個股表現空間較大,更適合主動型投資。專家建議,可挑選具備當地投資研究資源的優質團隊,採用定期定額或逢回布局新興國家或金磚四國基金,既能參與新興市場成長,也可分散投資時點並降低單一國家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