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191226文/陳逸格

AI引領智慧自動化 聚焦價值面

工控業的智慧化產品更加有針對性,能環繞實質性的回饋,為客戶找到解決方案

 智慧自動化及工控產業在2019年的主要變化,是智慧自動化的發展已經從理想面轉為價值面,智慧製造在台灣慢慢形成了一種共識,工控業的智慧化產品更加有針對性,能環繞實質性的回饋為客戶找到解決方案。至於最受熱議的中美貿易戰對智慧製造市場的業績是否造成一定影響,不少業界認為,「如果銷售員可以更積極一點,就可以彌補這個影響」。

 市場人士觀察,幾年前最早提出工業4.0的德國龍頭業者,在全球大力推展,實際上就是發展遇到瓶頸,生意無法擴張,作為機械供應商,自然要去創造市場的需求,經過市調分析後,領頭羊認為工業4.0的發展方向具有潛力,可以將產品往下一代推展,因此登高領航。而台灣業界會對智慧製造形成共識,也是因為出現世代交替、人力短缺、產品老舊等問題;但是要資本家真正投入工業4.0,必須讓他們瞭解更換設備之後的回報率有多高,而不是僅僅談節能、環保、安全、良率的效果。

 促成智慧製造自動化進一步發展的原因,洛克威爾自動化公司副總巫泉興認為,這跟軟體開發及加上AI(人工智慧)加速發展有關。「如果僅是改善產品良率,只需要工業3.0,以程式讓機器操做得更細緻化就可以,而AI可以解決多重原因複雜化的問題,憑藉感應器完成機械無法做到的控制」。而且固定程式會產生適用性的問題,AI具有試誤法,可以快速地經過不斷嘗試來達到所要求的結果。他猜測未來一兩年很多工業產品都會加裝AI,未來軟體及AI的發展情況,也會決定智慧自動化的發展情勢。

 至於中美貿易戰促成台商回流、讓台灣獲益的為法,業界持不同意見。新漢智能總經理林弘洲認為,中美貿易戰對台灣的經濟的影響,就中長期的效應是無法就客觀的資訊來判斷,但短期看來是有吸引台商返台投資建廠的立即效應,這從今年持續不斷的廠商詢問新漢智能提供建廠智能化的需求即可證明。台灣的製造業一直處於缺工的狀態並大量依靠引進國外勞力資源,目前回歸建廠的台商在智能化的需求總結在三方面:一、降低依靠勞力密集的生產線。二、導入節電的循環經濟。三、建構數字化工廠。雖然返台建廠所需之成本較高,但著眼於智能化帶來的效應與利潤可銷抵此投入成本,並在未來帶來更大的盈收,台灣製造業已進入了工業4.0的新紀元,著力於勞力密集的傳統產業必須轉型,選擇返鄉建廠的台商早有定奪並與東南亞的投資形成差異性。

 新漢智能林弘洲認為智慧製造的榮景將可持續多年,政府的政策配合廠商的積極投資,將可為台灣經濟開創下一個「台灣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