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9日公布進出口統計,我國今年11月出口值為285.8億美元,創下歷年同月次高紀錄,而11月出口年增率為3.3%、較預期的2.5%更高,結束連二黑局勢。財政部預估,第四季出口雖有望正成長,但全年由負轉正恐怕無望。
財政部統計處表示,11月出口見紅有三大主因,第一是廠商持續回流擴增在台產能。第二是美國預定12月加徵陸3C產品關稅,引發中國大陸廠商提前拉貨潮。第三為5G通訊、物聯網IoT等商機持續發酵。
統計處長蔡美娜指出,今年來,中美貿易戰起伏不定,其高度不確定性也壓抑國際終端需求及原物料行情,廠商在投資上呈保守態勢,也間接牽制我國出口連3季走低。
不過,隨全球供應鏈加速重組,蔡美娜認為,各大廠商都調升在台產能配置,加上5G發展進程優於預期,國內半導體設備進口已連3個月大幅擴增,顯示電子3C產品未來商機可期,我國出口有望自今年第4季起終止跌勢,轉呈平緩上升。
在進口部分,我國11月進口值為243億美元、年增率為5.8%。累計今年1~11月進口值為2,588.6億美元,年減0.9%。
展望12月與2020年出口概況,蔡美娜表示,12月出口年增率預計為正成長1~2%左右,主要原因是全球景氣回溫與基期回穩。
以各國11月採購經理人指數(PMI)而言,普遍都有止穩跡象,多半落在榮枯線50左右。蔡美娜舉例,像是德國PMI為近5個月新高,中國大陸PMI因拉貨效應、回升到近3年高點。
就產業與PMI因素觀察,蔡美娜引用主計處預估、樂觀看景氣,預計今年第四季出口年增率有望維持1%成長、經濟成長率為3.04%。
不過蔡美娜指出,以今年1~11月出口值2,998.5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減少1.9%而言,出口大局幾乎已底定,全年預計為小幅衰退1~2%左右。(相關新聞見A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