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191201文/翁毓嵐

緯創董事長林憲銘 憑忍功壯大緯創 贏向獲利

逐步交棒事業,現在認為回饋是最迫切的計畫

image
 ●緯創資通董事長林憲銘心繫母校,近期回到交大台南校區,出席華仁全球講座暨HPC Center捐贈活動,現場致辭分享當年離家北上的心情,以及完成學業後與宏碁創辦人施振榮面試的趣事。 圖/翁毓嵐、中央社

 近幾年逐步將集團經營管理重任交棒給中生代後,林憲銘雖仍身為緯創集團掌門人、掛著緯創資通及旗下雲端資料中心小金雞緯穎的董事長頭銜,但已鮮少面對媒體鏡頭、可說是低調再低調。

 在剛過了立冬、即將迎來小雪的11月中旬,南台灣卻仍氣溫高漲到28℃,林憲銘趁著母校交大在台南校區成立「華仁全球講座」,及緯穎攜手宏碁、智聯服務捐贈HPC Center的活動,也特地帶著高齡母親回到溫暖的台南家鄉,更重要的,是要將他已有能力回饋母校、為下一代的台灣人才做出貢獻的榮耀,歸於一路辛勞拉拔他長大的父母。

 致辭時,林憲銘直說自己心情格外激動,聊著在台南出生、長大、離鄉求學的過往,卻在回顧母親陪著他到交大註冊那天,坐著站站停的平快車,一路奔波中,她卻連一杯茶的錢都不捨得花,忍著自己口渴也要把錢省下來給兒子。

 那天站在台上的林憲銘,緊握麥克風的雙手顫抖著,哽在喉頭的話因為突然湧上的不捨,怎麼也吐不出來,讓他得來回地做了幾次深呼吸、平復激動的情緒,再不經意地抹去擒在眼角的淚後,才能把話說到一個段落。

 林憲銘直到考進台南一中、讀完高中前,都沒離開過台南,即使後來考上交大,家中經濟狀況依然吃緊,也因此他大學畢業後沒和其它不少同學一樣出國留學,能回到南部、儘快找到工作對他而言是更重要的事。

 回憶當年宏碁的創辦人施振榮面試他時,林憲銘忍不住笑著說,國語根本說不輪轉的兩人,見面不到3分鐘就開始用台語交談。他也坦言其實那時不知道宏碁到底能不能成功,他只想著能在南部工作、就近照顧家裡就好。

 他沒說出口的,是當時為了公司資金,他把領到的薪水拿去標會,晚上還身兼「小教授」(宏碁最早期研發、推廣的電腦)的講師,一路從銷售業務苦幹實幹,再經歷採購、物料元件管理、市場行銷…等,跟著施振榮這位首屆的交大大學長向前衝,一起將宏碁壯大,他也再從主管PC產品事業群、後接下系統電腦事業群,並進一步整合後,接下宏碁總經理一職。

 2001年宏碁面臨重大轉革,施振榮決定將品牌與製造切割分家,歸屬代工、製造的緯創交給了林憲銘,從宏碁集團分家。

 現在回頭去看,林憲銘簡單一句「還蠻順利的」總結了緯創這18年來的成績。

 如今的緯創,是一家年度營收規模從800億增長到上看9,000億元、且18年來僅有一年虧損的代工大廠,旗下兩隻上市櫃的小金雞事業緯穎與緯創軟體,更分別在雲端資料中心供應及軟體委外服務領域各執牛耳。

 其中,緯穎在僅成立不到八年的時間裡,市值就長到超過900億、年營收破千億元的規模,而緯軟也在歷經兩年轉型大改革的陣痛期後,成為迄今連續14年獲利的公司。

 林憲銘說,至今仍難忘情大學時接下交大校刊社的社長時,抱著「不能輸給清大」的心態、將交大校刊文化從傳統框架中翻轉的滿腔熱血。

 他站在「反對黨」的角色大獲學生支持,甚至連校方不願給經費,他都能拍胸脯說財源他自己找,發揮一己之力,是他從中獲得的最大感悟,也讓他在超過40年的職涯、即將跨向古稀之年的人生路上,體認到「忍,才會贏」的道理。

 回饋,是他現在逐步交棒事業的同時,最急於執行的人生計畫。

 林憲銘以父母的名、成立的「華仁全球講座」,將作為支持交大聘請全球知名AI領域專家學者來台講學的平台,他希望能找來國際一流的專家學者、甚至是諾貝爾獎等級的「brian source」,讓學生能接觸、了解到第一手的世界頂尖的AI、基礎科學相關最新資訊,尤其為現在愈來愈不願出國留學的台灣學生,縮小與國外具一流應用場域資源間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