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消費者獲取餐飲的渠道更加多元,這樣的背景下,飲食世界正在經歷一場由物流業所掀起的革命,外送平台對消費的影響,就是以物流取代人流,把消費者內用或外帶行為取代。從外送風潮崛起的景象觀察,內用的客戶已逐漸被外送吸走,當物流取代人流之際,人潮逐漸不再匯流商圈,這樣的情形發展下去,可預見實體店商機將持續下降。許多店家私下抱怨,隨著與平台合作時間越久,過去內用比外帶的顧客多,如今已變成外送顧客為主,在無法力挽內用顧客衰退的情況,店家也只能默默依循現狀跟進。
外送合作的店家出餐量雖然大幅增加,但扣掉平台三成抽成,實質獲利卻沒有相對成長,當平台紛紛祭出免運費大戰催化更多客群,即使近在對街的顧客也改為外送,無疑讓剝一層皮的店家多做白工、又無法賺大錢。對於外送平台而言,市場競爭者眾且平台不易做出差異,消費者多是哪裡便宜哪裡去,所以燒錢補貼成為競爭手段,造成平台龐大營銷成本,致使絕大部分平台處於虧損狀態。以外送員來說,在承攬之名沒有福利保障下,追求時間效率且高風險長時工作,才有充裕的所得維持生計,頗有拿命賺錢的意味。目前外送市場持續呈現惡性循環,預測將可能造成店家、平台與外送員三輸的結果。
對於外送平台的創新來說,其實是穿著媒合的衣裳,骨子裡做的是物流的生意。雖然我們不該限制新的營業模式,也不該扼殺人力共享經濟空間,但創新應是促進福祉,以及活絡經濟為前提,不應讓店家與外送員成為血汗結局,也不應讓資本消耗過激風潮,形成「宅經濟」傾斜負面效應,埋下實體商機衰落的伏筆,也造成就業人口流向非正規雇用,道路安全面臨考驗等問題。
然而外送員是承攬還是僱傭、工時是否能彈性等議題,其實與創新的價值無關,僅只是業者成本與管理的選項,故基於促進外送行業良性發展,勞動部為此判定外送員應給予勞基法保障,雖然已經解決了部分問題,但於此之際,對於共享平台的發展,不得不深思一套應變辦法,以防範全民一次次地承擔此社會成本。
放眼食衣住行各業,多已微利化,媒合平台並無多少利潤空間,對於平台利潤失衡與競爭引發的問題,解決之道則需延伸另一種媒合機制,方能根本解決問題。鑒於互聯網現有服務結構,搜尋引擎的合作互利機制可以為此帶來一線曙光,運用「羊毛出在狗身上,豬來買單」模式,以大數據、關鍵字廣告、曝光推廣等服務獲利,搜尋媒合便無需收取任何費用,不僅可以促進各行業資訊更加活絡,外送平台也可以回歸物流本業,以及正常的市場機制,避免媒合操弄與成本轉嫁的惡性循環。
值此行動物聯網(IoT)時代,著重於以用戶為中心的任何位置,提供更便利智能的服務資訊,過去雲端搜尋引擎推動互聯網蓬勃發展,物聯網也亟需發展類似的平台服務,以搜尋實體世界的各種服務,目前國內外已有相應方案正在布局,例如亞馬遜整合物聯網App的智能語音服務,谷歌整合定點與移動服務的地圖搜尋系統,大千搜尋以雲端資源虛實整合的實體搜尋引擎等,雖然切入的方法不同,但目標都是成為物聯網服務匯集中心,若未來一站式平台方案發展成形,物聯網共享經濟服務架構便可更為完備,將推動物聯網服務與商機全面擴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