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191111郭建志/台北報導

搶20億商機 交通大數據擬BOT 採收費制

交通部坐擁「數據金山」,從陸海空運,到氣象、票證等,匯集資料的「公共運輸整合資訊流通服務平臺(PTX)」潛力無窮,三至五年內,產值可成長10倍、上看20億元規模。現在,交通部擬改採收費制,讓大公司使用者付費,經營上更想和產業合作,以BOT外包、開創更多商機!

 滑一滑手機,你可以輕鬆查詢公車、飛機何時抵達,哪裡有自行車位,以及未來一週天氣,這些「方便」都歸功於交通部四年前逐步整理、開放的交通大數據,從氣象、火車、機場及各縣市公車動態資訊,都免費提供下載,至今已有約300家公司使用。

搭上明年5G商用風潮,交通部科技顧問室主任王穆衡說,為深化數據運用,正研擬兩路策略。第一,目前採「免費註冊及下載」制度,個人、學校、新創到大公司均可免費使用,但免費也造成浪費,有學生為了作報告,一次下載長達十年的公車數據,又或部分企業索取資料過於頻繁,例如2秒一次,排擠他人使用。

王穆衡說,擬改採使用者付費模式,按次或按下載量計價,針對不同對象,設定彈性計費標準,而收到的錢可用來優化數據搜集及負擔分析成本。目前已知有大型公司如Google等,均有支付意願。

其次在營運團隊上,交通部目前僅配置4人、每年3千萬預算,著眼未來數據跨界運用潛力大,正研擬透過委外BOT方式,初步構想採五年一約,政府與業者各負擔一半營運費,或首年業者負擔比例較低,爾後逐年提高,讓交通大數據平台經營更有彈性,又不失公共性。

王穆衡進一步解釋,「跨界運用」才是無限商機的所在,例如目前PTX會員中就有「房仲業者」,原來房仲業想藉由分析指定地點的交通流量、票證搭乘等資訊,了解不同建案周邊的人流、人潮屬性,尋找銷售機會或潛力區域。

另外,像是公車業者提供公車動態資訊,交通部也會定期「回饋」分析報表,記載公車到站準點度、每一車站各時段上下人次統計等,業者可強化司機管理,當要檢討增減班,調整行駛路線時,將有更確實的參考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