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照顧中小企業不遺餘力,不過,中小企業感受卻不夠多,政府如何協助中小企業發展打「國際盃」?磐石會會長林廷芳表示,談「國際化」,政府應該想想辦法幫中小企業去國際「打群架」,不應只是在國內「喊喊」。
磐石會會長林廷芳表示,在台灣中小業會「五缺」─缺資金、缺人才、缺土地、缺水及缺電,台商外移時在海外也會發生「五缺」。政府鼓勵國內企業南向,若沒有相關政策出檯,政府只是在台灣喊「南向」,台商還是跨不出去。對於想赴外發展的中小企業來說,最重要的就是「資金」和「土地」。
另外,台灣在海外各地設的代表處不但對台商可以提供的資源有限,對於海外了解也不多。林廷芳舉例指出,之前他想要帶磐石會的會員去印度參訪團,也是透過新加坡辦事處(因為和勤美集團總公司同一棟大樓的好鄰居)居間幫忙。因為星國地產開發商到印度幾個省開發,新加坡相關企業熟悉印度數省,因此,即透過新加坡在台辦事處協助代為介紹。
林廷芳指出,正因為我們和國外沒有邦交,然而政策工具只能停留在國內,政府應該想想辦法幫中小企業去國際「打群架」,如日本有「中小企業振興公社」雖然是民間企業組織,但政府在其中有扮演一定角色,該組織有系統地協助中小企業赴海外設廠或先設好工業區,再帶中小企業整團帶過去,然台灣並沒有類似的組織,台商都是單打獨鬥。因此,政府應該要有更積極的角色。另外對於台灣經濟發展,更要在「金融政策」、「能源政策」以及攸關台灣發展的人才培育的「教育政策」等, 政府都應該作長遠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