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壽險業績「扛霸子」預估還是銀行。儘管明年保單銷售難度增加,壽險業高階主管逾一半以上還是預估銀行通路貢獻明年新契約保費占率將逾50%,甚至可能逼近六成,但也有三成左右主管預估因為保單難賣,銀行占率可能由今年的55%降到45%以下。
壽險新契約保費在2010年達到1.16兆元,其中有65%、7,582億元保費來自銀行通路,因為當年壽險業推出低附加費用率、免解約金或僅收第一年的利變年金,利率比銀行定存要高,去化銀行濫頭寸,又能讓理專賺手續費,銀行樂於「以鄰為壑」,銀行資金湧入壽險公司,壽險公司也樂得降低平均資金成本,減少帳面利差損。
之後雖然金管會出手管制,銀行通路銷售保單占比從未低於壽險業當年新契約保費的五成,從躉繳利變年金、短年期儲蓄險、分期繳儲蓄險、投資型保單,銀行會賣的保單種類愈來愈多。
今年前九月銀行通路銷售保單的新契約保費達5,503億元,比去年衰退4.46%,主要是部分本國壽險公司「放緩」在銀行吸金的速度,如9月大部分是外商壽險的投資型保單在銀行通路熱賣。
2020年金管會將要求提高保單死亡保障比重,同時對於70歲以上保戶投保具解約金保單,都要錄音錄影,如2018年底要求70歲以上投保投資型保單要錄音錄影,讓銀行通路高齡且高資產客戶買投資型保單的比重下降,因此明年的高齡客戶買具解約金保單的部分也可能受影響。
但九大壽險公司高階主管中,有五位預估明年銀行通路占新契約保費的比率,雖會比今年略降,但仍有50~55%,有兩位甚至預估會進一步占到56~60%,也有四位認為明年銀行通路占率會跌到40~45%的近年新低水位。
壽險主管認為,明年銀行會繼續熱賣今年熱銷的利變壽險,也會開始加強投資型保單,雖然銷售難度及銷售時間可比今年提高,為了達成年度手續費目標,相信銀行仍會努力銷售保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