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191007郭建志/台北報導

補貼總動員 花錢5最好驚奇

總統大選倒數不到百日,即便蔡政府選情穩定,施政仍不敢大意,各部會補貼總動員,光是過去三個月,按投入金額大小,有五個之「最」的政策引發議論。其中高鐵南延投入554億元高額經費,堪稱「最離譜」,主因決策倉促、財務脆弱,高屏地方人士並不支持。

蘇揆曾說,若是為了選舉「那太小看屏東人!」但高鐵南延採左營案卻不行經高雄市區引發爭議,執政黨把責任指向馬政府時期的交長毛治國、次長葉匡時,指其在2009年高雄鐵路地下化動工前,就決定高鐵不進入高雄火車站。

葉匡時反擊,高鐵不進入高雄市區在1999年就定案,當時高雄市府、議會均不贊成高鐵進入高雄市區,因會產生大量拆遷。但20年後、地方產生需求,而中央卻輕率決定,只因「看起來」最省錢、可以最快動工。他呼籲,蔡政府應考量長期交通運輸與南部經濟發展需求,與高屏民眾充分討論。

高鐵南延案撒大錢,但高屏地方人士並未張臂歡迎,主因較台鐵只節省19分,且對墾丁觀光沒有太大助益。

其次,祭400億元經費的電動大客車補助案遲到最多。原本「公路公共運輸補助電動化大客車作業要點」補助早在去年10月底到期,然而執政者卻「以不變應萬變」,拖了10個月,遲至今年8月下旬才公告,距選前已剩不到半年,難免被質疑是選前才撒錢。

第三,要價200億元的「勞保基金撥補」,可說是「短線炒最大」的政策。勞保精算報告指出,勞保基金將在2026年破產,勞動部7月宣布編列200億元經費挹注勞保基金缺口,除勞團抨擊,台大經濟系教授林建甫也痛批,勞保年金加速崩壞,勞保年改刻不容緩,政府應拿出魄力切實執行,但勞保條例修正仍躺在立院不動如山,恐有本末倒置之嫌。

第四項,教育部宣布8月起砸下157億元,擴大發放2至4歲育兒津貼,受惠40萬人,遭質疑最「頭痛醫頭」。本報日前推出「國人不婚不生」專題就曾質疑,明年台灣國防預算不包含軍購特別算高達3,580億元,少子化對策經費僅440億元,遠不如鄰國日韓,雖然又推一波「補助」,但少子化對策在哪裡?尚看不出戰略輪廓。

而廢除印花稅被地方視為「最惡劣」,雖工商界支持,但這是地方重要稅收,遭藍營15縣市群起反對,質疑「中央請客、地方買單」。雖政院聲稱要用特別統籌分配稅款專案補助120億元,但藍營認為,特別統籌稅款本就是地方財源,行政院只有分配權,只是「挖東牆、補西牆」,連桃園市府都主張中央應另闢財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