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反送中」陷僵局,香港首富、長和集團資深顧問李嘉誠日前呼籲執政者「對未來的主人翁網開一面」,罕見引發負責大陸司法的中共中央政法委及官媒先後發文,批評此說法縱容犯罪,眼看香港滑向深淵,且反問李嘉誠等「囤地圈錢」地產商,會否對香港市民與未來「網開一面」。
值得注意的是,在大陸官方與新華社、人民日報輪番批評李嘉誠時,均不約而同鎖定引發港人民怨的高房價,指稱香港社會的深層次矛盾中,房屋問題最為突出及迫切,高房價為香港社會動盪埋下伏筆,且大陸官媒均提到香港法令中的「收回土地條例」,認為由於香港基本法第6條與第105條對私有財產權的保護,加上援引條例或遭到曠日持久的司法流程,港政先前對是否引用條例有過遲疑,「然而,諸路不通後,收回土地是可行之道」。
港高房價難解
「收回土地條例」成殺手鐧
做為香港商界最具知名度與影響力的人物,今年8月中旬香港「反送中」衝突升級後,李嘉誠在報章刊登全版廣告,呼籲各界停止暴力,並稱「黃台之瓜,何堪再摘」、「最好的因可成最壞的果」,引發各界關注。
9月8日,李嘉誠在慈山寺出席活動時重申,希望執政者能「對未來的主人翁網開一面」。
然而,中共中央政法委突於12日中秋前夕發文稱,當下不少香港青年把房價高、租金貴的憤怒發洩到港府頭上,其實是搞錯對象。香港新界仍有大片未開發的土地,但利益集團阻撓,因此收地建屋,刻不容緩,「不知『李首富』看到這8個字了沒有」。
對於大陸官方與媒體接連砲轟,李嘉誠13日稍晚透過李嘉誠基金會發言人回應稱,對其在慈山寺的言論被曲解感到十分遺憾,並指多年來已習慣那些莫須有的指責,永遠會虛心接受批評。但他強調,最為重要的是「寬容不等於縱容,不等於無視法律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