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190906陳碧芬/台北報導

市場投資新星 永續金融+綠債

 Environmental Finance調研公司最新統計顯示,永續金融的借款部位已連續兩年急速成長,2018年出現七倍成長,今年截至7月止綠色融資總額也達1,115億美元。標準普爾全球評級指出,這些新增融資活動聚焦在銀行業,銀行機構已成為永續發展相關融資活動的重要角色,永續金融市場不斷開發創新產品,以鼓勵改善環境和社會績效等。

 標普指出,雖然1千多億美元的融資部位,在全球銀行業只是杯水車薪,實際上愈來愈多出借資金的銀行,把利差與環境,社會和治理(ESG)指標相連結,在設定放款利率時也會要求永續相關的報告,並要求借款者提高透明度和可信度,ESG與貸款掛鉤是銀行的最新創新,包括投資級別和投機級別,相信這樣的趨勢,有助於永續相關貸款終將成為銀行業的主流業務。

 滙豐(台灣)商業銀行總經理陳志堅指出,滙豐集團已設立系列永續金融的目標,以期投資的資金能夠為促進社會永續發展作出貢獻,包括在2025年前完成1千億美元的綠色融資,並將在2030年前百分之百使用可再生能源生產的電力等。

 永續金融的投資動機之一,是為了更美好的社會。法國巴黎銀行分析,社會投資的環境在亞洲正漸入佳境,注入影響力投資(Impact Investing)的資金明顯成長,許多資金來自家族基金會、私人銀行及企業基金會。

 標普分析師團隊認為,企業端也正在把永續發展納入企業戰略和投資決策中,授信端提出ESG指標連動貸款利率,對於企業投入CSR、永續推動有激勵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