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高鐵通車營運進入第十三年,隨著經營體質改善,近年營收、運量持續提升,專業、親切的品牌形象深植人心,台灣高鐵董事長江耀宗宣示,將進入新營運階段,下一步要以「創新服務」為主軸,讓台灣高鐵朝向「引領進步、創造美好的生活平台」為發展願景。
台灣高鐵去年旅運人次創6,396萬新高紀錄,累計旅運量突破5億人次,平均單日搭乘人數達17.5萬人,截至目前單日旅運人數更成長至18.3萬人,顯示台灣高鐵運量明顯提升,今年內部預估旅運人數將成長到6,485萬人以上。
積極投入創新布局
江耀宗指出,去年台灣高鐵營收、獲利比例皆有雙位數增長,目前運量已達到一定規模,相對毛利率會比以往較佳,今年目標除了要維持穩健成長之外,更把「創新服務」列為發展要點,結合數位創新,從內到外提高服務品質,讓台灣高鐵往前邁進,創造更高品牌價值。
在創新服務上,台灣高鐵投入2.3億元,與台達電、凌群開發新一代旅客資訊系統,江耀宗表示,由於高鐵率先建置的前八個站區經營時間較長,目前通車已進入第十三年,相關電子看板系統接近可汰換年限,結合數位化及本土化發展,因此攜手國內廠商共同合作,未來各站區可以即時更新列車資訊,如發車時間、停靠模式,以及自由座開放車廂等,提供旅客更便捷、直觀的搭乘體驗。
台灣高鐵今年提出六大營運計畫:一、因應旅客成長,適時調整運能供給,維持座位供需適配性,規劃適當停站方式與班次數,提供符合市場需求運輸服務。
二、依據客群特性,發展多元化產品組合,提升營收機會,強化旅客黏著度,確保達成營收目標。
三、持續深耕「搭高鐵‧遊台灣」旅遊品牌,藉由推動高鐵假期、飯店聯票、陸運聯票與活動套票等產品,達到整合銷售與擴大集客效果。
四、提升TGo會員系統與相關服務,透過數據分析,掌握顧客行為,依據會員特性及貢獻度規劃促銷活動,刺激會員旅客搭乘頻率與忠誠度,提升運量並維持良好顧客關係。
五、利用高鐵龐大旅客流優勢條件,發展商場、停車場、媒體廣告租賃等業務,持續開發零售商品、 拓展販售通路等,以豐富旅客搭乘經驗與提高非票務收入。
六、配合即時、行動化的購票需求,導入創新科技與應用,健全無障礙行動購票服務。
搶攻滑世代商機
江耀宗表示,藉由強化數位創新服務、優化訂購票、乘車流程,進一步提供完整資訊,將可以進一步推升離尖峰載運量,舉例而言,針對年輕滑世代,台灣高鐵提供手機多人分票、感應QR-Code車票等功能以來,採無紙化進站的比例已達到14.8%,兼顧便利與環保;高齡族群今年也開放符合敬老、愛心票資格旅客手機、購票機取票,導入新興科技應用,提高服務品質。
此外,台灣高鐵積極朝向軌道工業本土化發展,扮演產業領頭羊角色,江耀宗指出,高鐵機電系統整套是向日本新幹線採購,軌道以下則採歐洲系統,經過近年技術知識累積,內部維修自主性已達九成。
目前初步規劃在零組件部分能夠從國內廠商找到通過認證的替代料源,透過逆向工程開發,已有剎車碟螺栓、不僅省下採購成本,且花費時間、服務都更為即時,而較難替代的機電系統則直接與日本廠商以OEM方式採購,取得原廠料件,價格相對優惠。台灣高鐵與中科院攜手打造新式列車駕駛模擬機,提供170套列車行駛的情境模擬劇本,結合視覺效果圖資、模擬軟體、動感控制平台等技術,提供高鐵駕駛定期回訓等服務,開發成本與原廠相比價格僅1/3。
另高鐵列車噴漆也將逐漸本土化,今年起與國內廠商合作,從局部噴漆到第一組列車完成,預計後續34組列車將按排程陸續「換新裝」,從服務軟實力,與內外部硬體設備更新同步升級,目標2022年本土化採購金額比例要達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