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190107王賜麟/新聞側寫

完美體現接地氣

新南向正夯,備受矚目的案例

image
●尾牙盛況,顯示出員工的向心力。

 泰鼎之所以能安穩立足在泰國,來自於長年深耕管理文化所累積的厚實底蘊,而背後成功關鍵,係管理階層對這塊土地和人文的完全認同,泰鼎的成就,其實也就是「接地氣」的完美體現。

 秉持著「低流動率帶來高良率」的想法,泰鼎竭盡所能去滿足員工的需求,例如免費供餐吃到飽、交通車接送,廠區內提供休息區供員工閱讀、上網,醫療室提供健康檢查等。如果員工家計上有困難,甚至還會提供資金、物資援助等,這些軟性資源在泰國其他工廠是很難見到的,也造就泰鼎僅有3~4%的低離職率,並且還在持續下降中。

 受訪的泰籍員工表示,泰鼎提供的福利很好,員工凝聚力也強,加上公司文化把這裡塑造成溫暖舒適的環境,創造出令人流連忘返的獨特氛圍,更重要的是,董事長和執行長就像爸爸一樣,員工想說的訊息他們必定能接收到,甚至樂意溝通、互動,彷彿和他們沒有距離。

 泰鼎從台商家族企業走向國際化,6,600多名在職員工中,有99%是泰國人,執行長周瑞祥回憶13年前他進入泰鼎時,看到的是All In One,因為王董很了解這裡的民俗風情,也樂於和他們溝通,再加上文化非常融合,在這裡完全沒有國籍的界線,所以自泰鼎打樁的那刻起,全泰鼎人都保持著高度的向心力至今。

 根據策略長吳森田分析,台商相中泰國大多是因為政局穩、成本低、標準寬鬆等因素,但對耕耘泰國三十年的王樹木來說,泰國民族純樸善良又熱情的個性,才是他選擇泰國的最大原因。王樹木給台籍管理幹部的觀念是,來泰國、既來之則安之,文化上的衝突一定會有,首要先接受這裡的人文,尊重這裡的民族性,去欣賞並喜歡他們的文化,更重要的是保持耐心和做有效的溝通。

 王樹木說,其實泰國人的個性是有一點自卑的,雖然數百年前泰國就已經解除奴隸制度,但是這個民族習性依然存在,打從心底覺得外國人高他們一等,講白一點,他們是一群需要被尊重的勞動者,相處上給予尊嚴、尊重,當你願意親近泰國人,他們內心是很開心的。

 除了致力於文化融合,泰鼎在公司上下層的互動關係上也下了不少工夫,如董事長和執行長會參與公司大小活動、深夜到廠內探班、親自為員工下廚、公司門口設有CEO Box,讓員工透過書面信箱傳達想法等。周瑞祥說,接下來要設Management Listen & Talk的會議室,讓管理層直接面對基層,就像狗看到骨頭會飛撲而不會繞彎,就是希望泰鼎上下層的溝通可議是最直接、不需要拐彎抹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