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後收基金「暗黑費用」明年起全都要白紙黑字揭露。金管會證期局指出,過去許多投資人以為後收級別基金不用收手續費,但其實隱含四種費用:手續費、經理費、保管費、分銷費,金管會在2018年5月時就要求基金銷售機構要揭露收費結構,2019年開始,投資人要簽署「境外基金手續後收級別費用結構聲明書」,基金公司、銀行始能銷售。
證期局副局長張振山指出,截至2018年10月底止,國內有77檔後收級別基金、規模達2,703億元,這類基金在投資人申購時不會收取手續費,是在贖回時才會依投資人持有期間收取遞延銷售手續費,若持有期間超過約定年限,投資人才無須支付手續費。
後收級別基金雖然美其名費用「後收」但並不是不收。張振山分析,後收基金會有四種費用,包括手續費、經理費(給基金公司)、保管費(給保管銀行)、分銷費,投資人應注意,經理費、保管費、分銷費都是直接由基金淨值扣除,而前收型的基金雖然有收手續費,但大多沒有收這筆「分銷費」,所以投資人買後收級別基金所負擔的總費用未必較手續費前收級別基金低。
張振山表示,明年起會要求投資人在買境外基金前要簽「境外基金手續後收級別費用結構聲明書」,該聲明書的內容會顯示各級別基金未來需負擔的各項費用項目及費用率,釋例計算投資人申購後收級別與其他各級別持有期間所累積負擔之總費用金額。
也就是讓投資人可依其擬持有的基金年限,例如一年或二年,於釋例中瞭解申購後收級別與其他各級別之總費用金額資訊,以利其能夠充分瞭解不同費用結構對投資報酬的影響,並選擇適合自己投資需求的基金級別。
張振山提醒,投資人投資基金應看清楚基金各項揭露資訊, 並注意比較各級別基金之費用結構及總費用率,以確保投資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