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181217陳碧芬/台北報導

致力需求導向 實現FinTech願景

 台灣金融研訓院和台灣金融服務業聯合總會共同主辦的「FinTech Taipei 2018台北金融科技展」,12月7、8日展出期間,成功匯集11個國家、125家國內外金融科技新創公司、200家國內外金融機構、資訊廠商、以及大專院校共同參展,2天參加金融科技展的人次更達32,303人次,各大展區都聚集眾多參觀人潮,不少攤位展出金融科技首發的創新應用,吸引民眾大排長龍,參與踴躍盛況空前,遠遠超過原先預估。

 在這場國內第一次最具國際規模的金融科技專業展開幕典禮上,台灣金融研訓院董事長吳中書就高興地預言,「我們會創下多項紀錄的」,並指出,展出內容廣泛運用AI人工智慧、大數據、生物識別技術及區塊鏈技術,提供安全便利的金融創新服務,「這就是金融結合科技,提供創新服務的典範。」

 在此次展出之前,甚或在進入台灣金融研訓院任職之前,吳中書和金融科技圈檯面上人物,像政治大學副校長王儷玲、台灣金融科技公司董事長王可言等都是熟識朋友,了解朋友們的團隊技術好、研究深,但也都面臨缺乏市場、商業模式剛在發芽等限制,導致金融科技在台灣啟蒙後,隨即陷入「小鼻子,小眼晴」的框限裡。

 吳中書指出,解除這些發展限制的最好方法,就是要改變科技端強推(PUSH)為需求導向,亦要加快與金管會溝通,要讓台灣金融科技界與國際接軌。

 剛好台灣金融研訓院今年9月開幕的「芬恩特(Fin & Tech)金融科技創新聚落」,設立出發點正是基於金融機構的需求,協助媒合國內外創新技術,以沒有特定家數、可同業組成團隊的彈性作法,進行多元測試。

 「『Fin & Tech』正好搭配上研訓院發展主軸的『研&訓』」,吳中書說,金融科技創新的推動過程中,需要有豐富的Best Practice案例學習來縮短摸索期,例如近期研訓院出版年度新書《Bank 4.0》就成了業者人手一冊,而且新知識的實務化要經過上課、考試等反覆練習,在在都會回歸到研訓院的本行。

 此次台北金融科技大展,促成金融業三大支柱的銀行、證券、保險綿密整合於金融科技的運用過程,吳中書帶領的研訓院團隊經歷了這次的洗禮,彷如正承擔起更多的責任與機會,邁向未來的台灣新世代金融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