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設立的「金融科技創新園區」FinTechSpace,和台灣金融研訓院自資設定的芬恩特(Fin & Tech)金融科技創新聚落9月試營運以來,新創公司、金融機構實驗室的進駐熱度高,FinTechSpace 11月上路後,實體空間進駐幾乎全滿,反映集中資源養成台灣金融科技原創力的急迫性。
中華電信也已正式和芬恩特簽訂合作備忘錄,繼關貿公司等大型系統業者腳步,將共同推動金融創新實驗計畫。
FinTechSpace園區借鏡國際作法同時進行三大功能,包括輔導媒合、監理門診、數位沙盒11月起開始全面展開,園區人員透露,其中,每周1次的監理門診新創公司搶著報名,掌握直接與金管會官員面對面討論,排山倒海問題「反向考試」官員,也看出新創團隊「不住巷內,不知眉角」的法規認知落差。
台灣金融研訓院芬恩特創新聚落的營運重點在推動金融機構創新計畫,電信資安、AI、大數據分析是待開發議題,以及研訓院原本的專長金融科技人才培訓,將借重關貿公司、中華電信的系統硬體導入,邀請聯徵中心、公股行庫、基層金融都能共同參與,喚醒金融業導入數位創新更大的聲量。
FinTechSpace表示,從硬體設備確度後即開放招募,共有64家新創團隊遞件申請,席次需求223席,最後通過審議家數為37家120席;含括金融科技七大領域,6家為國際新創,原規畫新創進駐106席次,審議核定增加至120席次,進駐率破百。
大型機構參與企業實驗室的部分,目前有上海商銀、台新金、星展銀行等,凱基銀行則和中華電信共同申請創新沙盒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