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商銀行台北分行今年上半年獲利出現極大改變,金管會統計完成的外銀獲利排名,除長久來瑞士銀行從私人銀行好業績而穩坐冠軍,法商法國巴黎銀行則因財管、法金業務多元提升,稅前盈餘較去年同期成長近百分百,美系銀行最大咖摩根大通被歐系、日系銀行超越,退到第四名。
銀行主管分析,外商銀行在台灣的業務以投行企金、法人金融為主,與內需消費動能較無關,主要是政府政策及新措施會有較大影響,國際板債市今年因金管會新措施而退燒,美商摩根大通銀行的業務也跟著縮減,反而目前執政主軸的「綠色」和「在地理財」,為外銀新增許多商機。
從外銀獲利長青樹瑞銀的案例,已證明國際水準的財富管理服務是台灣市場所需要,完整的產品線和服務團隊能為銀行和客戶帶來雙嬴,瑞銀台灣3家分行半年的稅前獲利台幣20億元左右,成為其它外銀的範例,包括法商法國巴黎銀行、新加坡商3家銀行等都跟隨在台拓展財管業務。即使已有台灣子行的匯豐銀行、渣打銀行,今年來也在台灣積極推動私人銀行業務。
此外,綠色金融成為在台外銀的業績新決戰點,法商法國巴黎銀行、荷蘭商安智銀行都因此躍為前段班,法國興業銀行(SG)近日完成發行在台灣的第一批新台幣計價綠色債券,是首次由外商銀行在台灣發行的台幣計價綠色債券,發行金額新台幣16億元,獲本地保險公司、證券經紀商、銀行和票券金融公司等投資者的踴躍認購,還應買家要求分為3種不同到期日的債券,
今年來國內發行的綠色債券總額達新台幣494億元,法興銀行表示,預計在台灣再生能源市場需求湧現下,尤其是離岸式風力發電項目進行融資,會有更多外資機構及銀行在台灣發行綠色債券,外銀發行的綠色債券多為「正面影響力債券」,是符合聯合國環境署(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al Programme)在巴黎提出的規則,同時能帶給國內法人投資機構參與政策指引的綠色金融發展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