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180817文/陳昌博

中小企品牌 前進印尼三部曲

在台試水溫 找跨境電商 海外投資設廠

 相對於大企業,中小企業較欠缺資源將產品行銷到印尼或到當地投資設廠。身為印尼華裔,在台灣唸大學、工作及創業,擁有豐富印尼與台灣經驗的吳俊星建議,有意前進印尼市場的台灣中小企業,可以先到印尼實地考察,親身體驗現今印尼的經濟繁榮、擺脫以往可能存有的落後、排華等印象。接著先用少量產品在台灣試水溫透過網路賣給在台印尼人,以藉此調整產品、包裝和價格,再透過電商或經銷商賣至印尼,得到初步成效後,再評估當地設廠及實際投資生產。

 於一年多前創業成立星業科技實業有限公司(Isheera Technology Company),專注於協助台灣中小企業透過電商或實體通路,將品牌消費產品銷往印尼的吳俊星(Antonius Sunarto),曾擔任中央廣播電台印尼語主持人多年,是廣大在台印尼移工的心靈對話好友,擁有10幾萬印尼粉絲。

 他表示,很多台灣廠商想透過跨境電商將產品賣至國外。但做跨境電商與做本土電商是完全不同的商業心態及操作模式,因為前者需要具備通曉買賣兩地的語言和文化背景。到了網路普及、價格透明的今天,如果台灣製造商還停留在只希望一次拿大單、出幾個棧板、貨櫃大量的思考方式,就很難去做跨國生意競爭。這觀念對於資源有限的中小企業尤其重要。想做價格透明的跨境電商,首先須了解,不能再走以往少樣多量的代工出貨模式,而應從多樣少量著眼,深思如何去操作品牌B2C,設法直接滿足終端消費者的需求和喜好。

 吳俊星以一家台灣保養品品牌「達特醫」為例指出,這產品於2年前透過在台灣的中國回教協會(或台灣清真產業品質保證推廣協會)申請產品清真認證,申請得到認證一年多之後,卻不因此而增加國外銷量。吳俊星於去年10月份認識這公司之後,覺得首先這產品得到清真認證,已通過賣到印尼的第一關。接著先在網路上試賣給在台的印尼移工(以取得重要的消費資料和價格等資訊,儘快做產品和訂價調整),再來就透網路及跨境電商小量賣給印尼當地個人消費者,而後往印尼商業通路發展同時用網紅持續打品牌,獲致不錯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