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180807瑞銀(盧森堡)中國精選股票(美元)基金產品經理張婉珍

政策微調有利舒緩股市壓力

中美貿易戰持續干擾,加上去槓桿政策影響流動性,陸港股仍處修正階段,不過最近政策已有微調放鬆的跡象,顯示官方開始重視企業融資壓力問題,不希望市場信心及投資情緒過度惡化。雖說股市可能還需要一段時間的震盪整理,但經濟硬著陸風險不高,可逢低布局較不受外在風險干擾的消費升級行業。

 貿易戰還是必須密切關注的重要議題,從近期中美關係來看,貿易戰升級的機率有增無減,美國總統川普先前喊出要再針對中國2,000億美元商品加徵關稅一事,極有可能在10月落實。如果這項計畫確定實施,則將影響企業獲利成長,一些分析師近期紛紛下調對於陸股2019年的獲利成長預估值。

 除了中美貿易摩擦的演變外,大陸官方貨幣及財政政策會有什麼樣的調整,也攸關股市後續的變化。今年陸股表現不佳,有極大因素也是來自於去槓桿政策及金融監管趨嚴,造成的流動性緊縮問題。

 但去槓桿及解決地方政府債務問題,早已是政策共識。我們不認為官方會扭轉去槓桿的進度,畢竟這仍是確保金融穩定的必要手段,不過,從最近大陸官方釋出的一些做法來看,政策已有微調放鬆空間。

 從6月到7月,除了人行宣布「定向降準」,舒緩中小企業融資壓力外;銀保監會也對中大型銀行喊話,希望他們帶頭加大信貸投放力道,降低對微型企業的貸款利率;同時也鼓勵銀行增加對評級較低的信用債配置。

 這些做法都在於增加流動性,提振市場情緒,改善企業融資壓力問題。尤其接連不斷的貿易摩擦,出口行業受到衝擊已經是在所難免的事,官方後續應該還會有更多微調放鬆的作法,例如繼續定向降準,或是重新啟動過去喊停或放緩的基礎建設。

 至於官方是否會引導人民幣貶值作為貿易戰的反擊手段,我們認為機率不高。雖然人民幣兌美元貶破6.8元大關,創一年新低,加上美國財長多次表態「正密切關注人民幣貶值」,許多人因而認為貶值是官方傾向的策略。

 不過貶值雖然對出口行業有利,也有助於貨幣寬鬆,但對進口行業來說成本將上升,也會影響國內的購買力。一旦多數人形成人民幣貶值的預期心理,則會造成資本外流,影響金融穩定,這是大陸官方最不樂見的現象。

 另一方面,人民幣貶值也不利於海外負債比重較高的行業,例如房地產開發、航空運輸等。

 在上述外在系統性風險的干擾下,今年股市可能還需要一段時間的震盪整理。不過因為股市已經回檔修正,MSCI中國指數(不含ADR)成分股平均本益比也回落至過去5年均值,而目前經濟狀況尚無硬著陸的風險,我們認為本益比繼續向下修正的空間並不大。只是伴隨企業獲利成長可能放緩的預期,短期內要大幅往上提升的空間也較有限。

 儘管短期內較欠缺外在利多,但企業獲利也不是每個行業都差,我們認為一些受惠需求穩健增長、消費持續升級的行業,例如白酒、旅遊、保險、醫藥板塊,反而有可能出現獲利優於預期的情況,可以把握回檔機會,逢低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