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160912■蔡淑芬

台灣應掌握物聯網商機 從人才培育扎根

 國發會主委陳添枝對台灣經濟展望發表看法。他指出,全球經濟成長以2008年作為分水嶺,金融海嘯發生後,各國經濟成長速度趨緩,不過經濟成長率(GDP)增速仍維持在3%左右,其實沒有太大變化。嚴重影響台灣經濟的,是僅剩一半的全球貿易成長量。

 陳添枝指出,台灣是小型開放經濟體,非常依賴對外貿易,貿易成長量趨緩,確實使台灣面臨比其他國家更嚴峻的情況,因此必須找尋新的成長動能。但好消息是,台灣已從加工製造業轉型成以ICT(資通訊)產業為主力的經濟體,有非常強的基礎,只要能掌握這波物聯網商機積極轉型,台灣產業未來仍充滿希望。

此外陳添枝認為,台灣面臨的經濟問題在於「結構」,而非景氣,因為景氣已經谷底反彈。現在需要的,是改造台灣產業體質,而非用更多的經濟刺激方案。他也強調,投資不振是台灣經濟的病灶之一,「這10年來,我們沒有看到大規模的實體投資」,因此他認為,除了改善「五缺」問題並強化投資力道,利用台灣在ICT領域既有的優勢,轉型數位經濟,才有機會帶領台灣「走上坡」。

童子賢:人才是競爭力根本

 擁抱國際市場為出路和碩科技董事長童子賢則從企業觀點,分享對台灣未來競爭力的看法。他強調人才培育是企業根本,且是一項長期投資,若招募新人進來,沒多久就推上火線,出問題還是要由公司承擔。此外,童子賢認為,企業應讓優秀人才有輪調機會,因為讓一個人長期做同樣的事,工作能力不見得能持續成長,也很容易產生惰性。唯有不斷接觸不同職位,才能造就更宏觀的思考面向。「新人必須有紮實訓練,資深員工則必須接受不同的挑戰,走出舒適圈」,這也是和碩目前的人才布局策略。

 在國際競爭力方面,童子賢表示,台灣過去確實曾有優勢,尤其在PC產業,但隨著智慧型手機等行動裝置興起,科技業出現典範移轉,現在全球智慧型手機營收遠高於PC產業營收,然而台灣在行動裝置這塊的發展並不在領先族群裡,難免會有被邊緣化的痛苦和遺憾,但這也代表台灣的國際化優勢有重新審視的必要。

童子賢也以台灣的競爭對手韓國為例,指出韓國影視產業之所以蓬勃發展,主要是積極擁抱國際市場,「扣掉除夕等重要節日,幾乎天天都有韓團來台,原因在於他們知道自己內需市場不夠大,所以必須往外跑」。

 而韓國影視產業投入的成本,也是台灣無法比擬,「像『來自星星的你』一集成本1500萬元,台灣偶像劇一集100萬元,相差15倍」。他表示,台灣與韓國同樣屬資源較稀少、無法自給自足的小國,但韓國致力發展軟實力,思維與格局確實值得台灣政府與企業借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