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160509陳碧芬/專訪

台灣金融科技董事長王可言:台灣拚FinTech 速度是新考驗 慢了,就喪失主導權…

image
 ●台灣金融科技董事長王可言。圖/洪錫龍
FinTech破壞現有金融服務的方式、亞太地區FinTech投資
臺灣金融科技公司(Fusions360)、王可言 小檔案

 FinTech全球發燒,台灣該如何跟上?辭去資策會工作、獨資創業的台灣金融科技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王可言表示,台灣產業的心急現在可以感覺出來,但參與「慢了」的嚴重性甚過於「晚了」,擔心台灣會因此喪失主導權。「接下來發展的『速度』是我們的新考驗。」

 台灣金融科技公司專注於大數據平台與資訊分析服務,積極促進台灣金融生態圈的服務創新。王可言表示,兩個月內,該公司將有第一支產品出來、將有新的資金注入、新的夥伴參與,帶動台灣與國際形成跨國生態圈。以下是專訪摘要:

 問:全球FinTech發燒,哪一部分和台灣最有關係?台灣市場對FinTech的接受情況,您如何形容?

 答:在Bank 3.0概念在國內擴散時,銀行開始強調網路銀行的作法、把服務移到手機上,這些都還是留在過去的老大心態,要求客戶必須要到分行才能處理銀行相關業務。在我看來,銀行傳統經營模式把業務和其他產業切開,在FinTech時代會面臨最大的問題。在FinTech領域有冒出頭的業者,關鍵是找到產業利基、對客戶了解,因此加上金流的服務,如阿里巴巴把電子商務結合金流,平安集團將生活產業融合金流,在國內,有國泰金物流倉儲結合金流,玉山銀走入社區,發揮生活與金融結合,這些給銀行業有新的思維,對正在找尋產業結構調整的台灣,與FinTech最有關聯之處,建議銀行業要從營運架構、成本支出重新調整。

 對於FinTech趨勢,台灣在參與上先是晚了,但是,晚不是問題,慢才是問題!這會喪失主導權,台灣的金融主導權若是落到別人、別國手上,其他產業就慘了。

下一階段 導入更多資金

 問:各業者都宣稱對FinTech的大筆投資,會出現泡沫現象嗎?

 答:2015年全球投入FinTech的金額,2013-2014年成長300%,2015年約197億美元,折換台幣約6,402億元,看起來數字都很大,和全球銀行業單年的營收6,000億美元比起來,這是很小的金額。想想麥肯錫的估算,未來10年銀行業將有40%的生意、60%的利潤會消失,銀行業能不在目前仍有賺錢能力時,加快投資FinTech的腳步嗎?!台灣當然還沒到泡沫的程度,台灣投入FinTech的資金,只是「天使投資人」般的小額資金,或許FinTech在台發展的下一階段,就是把更多資金導入。

 問:金融機構各自的FinTech投資發展,相較於臺灣金融科技公司建構的生態系,未來誰會勝?

 答:個別機構發展FinTech,與其他機構間經常處於對立、激烈競爭的態勢,我們的核心是生態系,做的是建設大數據水庫的基礎工程,廣納參與者加入,若各別機構建設大數據水庫,要花很多錢、時間也會拖延,參照IBM近年轉型經驗,一開始也是排斥open source,後來決定加入開放式平台,不僅掌握市場、也賺到錢。在生態圈裡,各機構仍可以掌控「自己」,以共同技術運用到自己顧客最需要的部分,創造各自的最大價值。舉例說,沒有銀行業、FinTech業者會想要與中華電信發生肉搏站一樣。對於未來發展,我們會廣邀參與者,銀行業、科技業都應該進來,沒進來的人,我們會去找他們,我現在「只恨時間不夠」,生態圈要加速綜效的產生。

 問:台灣FinTech走得出去嗎?有國際接軌的需要或機會嗎?

 答:台灣是全球FinTech的一員,引用國際經驗、發揮在地化適用,並符合國際規範,以便參與跨國界的生態圈,其他國家/市場也是在做相似的事,一旦各自生態圈長起來,會有機會出現「虛擬合併」,現在銀行業卡住的股權合併,根本可以用FinTech整合來取代。若能因此壯大起來,我們有主導權、卻不是主控堅持,「控制」就不會有共享的思維,一旦我業者走向國外時,不需要再想要與大陸結合打世界盃,就政治氛圍上也符合520小英政府的執政主軸,台灣可以作自己的主導角色。

政府應有整體開放策略

 問:對於ApplyPay入台卡關及政府的回應,您的看法?

 答:國外的支付業進來台灣政府一開始都是「擋」的,先是Aliapay等,近來Applepay因為國際知名度大,國內也有相似業者在做,受到的反應也大。有兩項可行的方法,建議政府:其一,針對個別廠商的討論,是錯的,政府不需要針對某廠商的個別情況發表意見,而是要有整體開放的策略,對外說明FinTech支付的政府策略;其二,既有的國內業者,以推動在地金融科技想法向政府尋求保護,我同意給予保護,但要有「期限」,政府應規畫落日條款。只想從政府得到保護的產業,都不會起來的。

 問:您有什麼話想對於新任金管會主委丁克華說?

 答:由於大家感受到若再不行動,接下來產生的危機會很大。金管會推動金融科技有四大部分是我們先前提出的政策建言,我也是金融科技諮詢委員之一,現在我們來做建立新創事業創新基地提供輔導機制,利用共同投資成立大數據資料庫,以公共創新平台進行效果能夠更明顯,金融科技是「顯而易見有錢賺」,相信這些政策會持續。然而,金融服務很難做,難在它看不到實體,投入和產出很難有一共通的衡量標準,經濟效益也不明顯,更需要政府介入推動,如同文創、觀光等。準丁主委有心做事,能力也夠,我有信心他會做好,我們將代表產業界與金管會保持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