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160202■于國欽

如此國文教育,非改不可

攤開近年任何一份基測、會考、段考的國文試題,都會讓人感到頭痛,試題中盡是吹毛求疵的細節,卻忽略了課文所要傳達的人生哲理、處世態度及文字美學,難怪學子們離開校園後再也懶得閱讀,其寫作能力每況愈下實非偶然。

 以八上《張釋之執法》這一課為例,文中敘述某日漢文帝乘車過橋時,橋下忽走出一人,嚇到馬與文帝,廷尉張釋之依法輕判罰金,文帝聞訊大怒,張釋之毫無懼色的回應:「法者,天子所與天下公共也,今法如此而更重之,是法不信於民也。…廷尉,天下之平也,一傾而天下用法皆為輕重,民安所錯其手足?」

 這篇文章摘自史記,寥寥數語,讓人對張釋之肅然起敬,我們若多幾個張釋之,少些作秀的立委與官員,司法何至讓人鄙視至此,國力何至疲困如斯?

 張釋之執法雖是古文,但敘事淺白,字字珠璣,學生不僅自文中可習得君子之風,也能明白法治的重要,對於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大有裨益。然而,我們的考試捨此不為,盡考文中的詞性、主語、謂語等細節,讓人望而生畏,反而忘了文章的意旨,司馬遷若看到這樣的考題,恐怕也要仰天長嘆了。

 國文教育本該讓學生領悟文學的美善,浮生六記的悲喜,送孟浩然之廣陵的友誼,賣油翁及幽夢影的人生哲理,皆發人深省,值得一讀再讀,放著絕妙好文不欣賞,卻耗盡心力研究何謂判斷句、表態句,何謂主語、謂語,豈非本末倒置?

 長期以來,國文考試方式引導了教學方式,這樣的教學方式既難以培養學子雄渾的思想,來日更難以駕馭文字進行深入的思考與對話。一個無法深入思考的社會還有何希望?近年台灣社會愈趨浮躁,慷慨激昂的抗爭中,每每思想不準確,情緒也不健全,國文教育本末倒置的負作用已然浮現。

 國文教育非改不可,因為這已不僅關乎國文,更關乎國力,願當局深思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