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科學園區長期以來扮演引領台灣高科技產業的領頭羊角色,每年也穩定為台灣創造1兆的產值;但近幾年,竹科卻面臨產值停滯不前的撞牆期,由於竹科的用地、產能已趨飽和,包括竹科管理局代理局長杜啟祥、台灣科學工業園區同業公會理事長沈國榮,都認為「創新、創業」才能重新啟動成長引擎,為竹科再創高峰。
觀察竹科近6年的營業額表現,2008、2009年受金融海嘯影響,年產值都衰退12%;2010年因景氣復甦加上前一年基期較低,大幅成長34%;但2011年又衰退了近13%;2012年微幅成長2.32%、2013年成長5.1%。對照海嘯前,竹科動輒兩位數成長的盛況已不復見,前科管局長顏宗明就認為,未來緩步成長將成為竹科的常態。
反觀後起之秀的南科與中科,尤其最年輕、成立僅11年的中科,近幾年都有兩位數成長,2012年成長11%、2013年更大幅成長42.2%;至於南科,2012年也有超過7%的成長,雖然2013年受積體電路產業主力製程40奈米產品價格下跌及供應鏈庫存調整影響,微幅衰退1%,但隨著20、16奈米新製程進入量產,預估今年將有新一波成長。
竹科管理局代理局長杜啟祥表示,竹科的成長趨緩,和產能、建廠用地趨於飽和有關;其次是產業的變化,例如DRAM,過去單一大廠單月就能創造百億營收,但近幾年卻呈虧損狀態,面板產業也有類似情形,相對就抵銷了晶園代工和IC設計產業的成長貢獻。
另一方面,杜啟祥指出,竹科是以廠商營收千分之1.9的管理費來計算年營收,有廠商為規避管理費,雖在竹科量產,卻將營收灌在其他子公司,也會影響整體產值。再加上部份營運達到一定規模的廠商,因竹科已沒有用地,不得不在區外自建廠房,例如智易科技等,一旦遷至新廠房,竹科又將減少了數十億營收。
杜啟祥表示,科管局的立場並不以追求高營收、高成長為目的,而是積極輔導新創產業,對於有資金壓力的新創公司來說,可利用竹科流動的標準廠房,以較低的成本,直接享受竹科已架構30餘年的完整高科技產業聚落資源。
杜啟祥並指出,未來除了寄望新興的銅科、宜科、生醫園區為竹科帶來成長動能,也期許創新、創業能為竹科再創佳績。因此科管局特別訂定了「創新、創業激勵計劃」,被選入計劃者可免費使用場域,並提供會計師、律師等業師輔導,目前已有10家新創公司獲選,這些公司或許也能成為下一個台積電。
科學工業園區同業公會理事長沈國榮也表示,雖然竹科的半導體、光電產業仍居領導地位,但各產業隨景氣變化有成長也有衰退,例如去年DRAM、LED都出現衰退,以致竹科近幾年呈緩步成長;至於如何突破,他認為要從研究創新、研究卓越做起,並付諸商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