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140223譚淑珍

政商巫巫茲拉  蒲公英─扎根的歷史與記憶

image
漫畫圖文/譚淑珍

蒲公英,是一種野花,當它花開結果時,風一吹,就散向各處。

 蒲公英,是文化部長龍應台用來比擬「記憶與歷史」,用來說因為有記憶,所以是國民,只是,那又與蒲公英有什麼關係呢?

 龍應台說,蒲公英,在地面最高也只有3公分,但是,它的根卻可深入地底1公尺,也就是說,沾著泥土的根,比長在地面上的花,是深且長...。

 1公尺之深的根,就像是記憶深處,記憶深處,龍應台說,就像是地底1公尺之深的蒲公英的根,看不到,不代表沒有,而記憶深處,也像是人們腦中一層層的抽屜,愈是裡層的抽屜,愈是很少拉開,會是不願意拉開...。

 拉不開的抽屜,龍應台說,可能是有著太多的不堪回首、太多的難以啟齒,甚至是一言難盡,例如,曾經是中共的解放軍,被俘後成為來台的老兵;曾經是日據時期的台籍日本兵...。

 抽屜會放在那裡沒有打開,她舉例指出,小時候的課本裡對日本兵的那段歷史,被寫成是一段可恥的歷史,當它是可恥的歷史時,想想曾經是日本兵的人,要如何拉開它那記憶深處的抽屜?

 但是,日本兵就真的是可恥嗎?龍應台當時為了寫大江大海時,曾訪問過台籍日本兵,那個老兵告訴她:「那是他一生最為榮耀的事」。

 所以,她說,當人們帶著價值觀看待事務時,很多人到年老都會被鎖在那打不開的抽屜裡、沒有出口的過了一輩子...。當人們帶著價值觀看事情時,看到的永遠都只是抽屜的一部分,就像蒲公英在地上的3公分,而看不到1公尺之下、沾著泥土的根。

 記憶,龍應台說,是要找出來的,要有自覺的尋覓與探索。

 就像歷史,她說,中國人的歷史都是偉人的歷史,是有權力、贏的人的歷史;但是,讓她震憾的是,她的兒子7歲上學的第二天,回到家後很高興的跟她分享在學校上的歷史課。

 在兒子還沒打開課本前,她心裡想著,不知道德國人會從那裡開始教?從歐洲史?日耳曼史?就在她在腦裡有各種想法時,兒子會出了一張大大的地圖。

 在地圖還沒拉開時,龍應台腦子裡又有各種想像,但是,她沒想到打開了的地圖是,她所住的村子,原來德國人教7歲孩子的歷史是從所住的村史開始;她也是第一次知道,原來跟兒子每天爬的小山丘是有名字的,每個周末抓鱒魚的小溪也是有名字的...。

 想到她小時候讀的課本是長白山、萬里長城,真是讓她很是震撼。

 不過,她說,台灣這幾年也有很大的進步,草根史如雨後春筍般的冒出,其實,歷史的根本,就是每個人的生命史,因為每個人的生命表現,讓人們發現原來身邊有這樣的故事發生,進一步將從來沒有打開過抽屜,都被打開了,對國家的認同也就出來了。

 只有說自己的故事,讓台灣人認識台灣人,龍應台說,才能對台灣有深刻的瞭解,很多的意識型態,都源於抽屜開得不夠多,所以,看的不夠多,當抽屜開得多了,看得也多了,就會知道自己的瞭解,是有矛盾的。

 蒲公英,地上3公分,1公尺之下的根是深且長,那是沾著泥土的深層生命力,對歷史,要翻開記憶深處的抽屜,開的愈多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