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110323吳筱雯

分割又合併 為哪樁?

2000年從英業達分割獨立出來的英華達,10年後重回母公司懷抱。業界傳出,在智慧型手機發展腳步相對落後的英業達集團,繼英業達去年取得華冠10%股權後,就一直希望能整合英業達、英華達與華冠三方各自在系統整合、手機研發與手持裝置的客戶與佈局,在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重新取得一席之地。

 身為第1代蘋果概念股的英華達,營運隨iPod水漲船高,英華達在2005年、也就是上市前一年達到最高峰,當年股本只有33億元,營收卻高達1,224億元、EPS超過9.5元,隨著英華達其他代工客戶未能接棒而起,自有品牌手機經營不順,加上iPod銷售量下滑、金融風暴等影響,到了去(2010)年,年營收只剩494億元、還不到高峰期的一半,EPS也只剩1.05元,更只有高峰期的9%。

 由於光靠iPod已無法維持營運不墜,其他代工客戶規模始終維持在利基型,據了解,兩年前英華達高層就找過鴻海,商討各種可能的合併、合作方向,但都不了了之,尤其英華達最自豪的手機與手持裝置事業,產品競爭力不如人,客戶基礎始終放不大,母公司英業達3年多前積極投入手機開發,也同樣面臨研發團隊實力有限、客戶難以開拓的窘境,兄弟鬩牆態勢越來越明顯。

 英華達重新回歸英業達集團羽翼之下,最起碼可以解決眼前雙方在行動通訊研發資源都不夠豐富的問題,也不需要再互相搶客戶,而英華達、英業達、華冠三方能否針對手機、平板電腦,出現進一步整合,則是外界關注的焦點。

 英業達去年7月參加華冠私募並取得1成股權後,業界就傳出,英業達雖然內部手機技術開發不如人意,但多年開發NB的經驗,讓英業達在行動運算系統擁有優勢,華冠則擁有索尼愛立信等一線手機客戶基礎,配合英華達在手持裝置的佈局,三方長處整合後再成立一家新公司,可以在智慧型手機、甚至是平板電腦一展身手。

 這個計畫最大的變數在於,去年前3季華冠業績不佳,才給了英業達入股1成的機會,但華冠今年的營運若能如預期般樂觀,英業達集團要把華冠納入智慧型手機與平板電腦版圖的代價恐怕會太高,後續發展還有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