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老爺,賀喜夫人,根據內政部統計,前年台灣平均生育率降到1人,已是全球最低,少了孩子少了負擔,想來大家的生活應該是輕鬆愉快,無比愜意。
寫下這一段,戲謔中帶憂心,拜讀工商時報「你背了幾個老人?」一文,文中提到「台灣目前老年人口的比重雖僅10.7%,但我們的勞參率早已降至58%,比日本目前的勞參率還低。」日本老年人口比重超過2成,勞參率還能高於我國,足見我國勞動人口供給問題之嚴重,經濟力之存續著實堪憂。
為了解決少子化問題,傳出內政部正研擬針對零至兩歲幼童發放「兒童津貼」,還大略提了排富條款,真是不懂這些規畫國家大計,掌握人民福祉的官員們,究竟在想些什麼?
生養問題如果單純的靠補助來解決,補助到的又是什麼樣的對象?試問一對理智的夫妻,豈會為了區區數年,一個月幾千塊的補助就去生養一個小孩,反之,什麼樣的人才會為了政府的補助,努力生產,多多益善,先領先贏呢?而這樣的父母,又能給孩子什麼樣的教育,培育出什麼樣的下一代,這也難怪台灣高齡化的程度不及日本,勞參率卻已大不如人。
古人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的孩子會打洞」,活了半世紀,對這句話頗有體悟,有思想清明、觀念成熟的父母,才能有身心健康的下一代,催生,千萬要從正確的觀念著手,補助也要補對地方,否則動之以利,就算量有了,質未必佳,結果還是製造社會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