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190119文/潘嘉和(新光醫院兒童精神科主治醫師)

注意力缺損過動症 應及早治療

image
潘嘉和小檔案 ◆現任: ◎新光醫院兒童精神科主治醫師 ◆經歷: ◎台北榮總精神部住院醫師 ◎台北榮總精神部總醫師 ◎台北榮總精神部臨床研究醫師 ◎台北市立關渡醫院身心科主治醫師 ◎新光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 ◆學歷: ◎高雄醫學大學醫學士 ◎陽明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碩士 ◆病症參考: ◎一般精神醫療、注意力不足過動症、自閉症、發展遲緩療育、兒童青少年情緒及行為問題 ◆專科證書: ◎臺灣精神醫學會精神科專科醫師 ◎台灣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學專科醫師

注意力缺損過動症在世界各國孩子中普遍存在,國內也高達20多萬名學齡孩童罹患注意力不集中過動症,其中約有25%病童,其症狀可能延伸至青少年或成人階段,但全台卻僅有1萬名注意力不集中過動症病童尋求正確管道就醫治療,若家長發現孩童具有注意力不足、衝動、過動等症狀,應立即前往就醫評估或治療。

 注意力缺損過動症孩童經常伴隨共病症狀,少數成人患者更因憂慮、情緒控制不佳等現象前往就診時,才發現曾罹患注意力不集中過動症。事實上孩童階段為治療注意力不集中過動症的關鍵時期,而家長與學校老師正是陪伴注意力不集中過動症孩童面對共病症的重要角色,許多家長因對此症缺乏了解,導致教養過程中過多的親子衝突與家長本身極大的挫折,部分病童在長期學習挫折下容易產生類似叛逆情緒的對立反抗行為、焦慮、憂鬱等共病症狀,甚至是自我放棄或轉而形成網路或手機成癮的後續問題,處理上更加困難棘手,因此家長若發現孩童出現(7項以上)注意力不足、衝動、過動症狀,應及早陪孩子就醫接受評估治療,才是避免後續衍生共病症狀的重要做法。

 學齡階段之所以成為治療注意力不集中過動症的關鍵時期,主要源自於學齡孩童經常因學習狀況不佳或偏差行為,被師長及父母過度指責,或遭受同儕排擠,導致孩童失去自信心,藉由錯誤方式尋求表現及認同。研究指出,注意力不集中過動症病童中約有11%同時患有妥瑞氏症,34%的病童更具有焦慮現象,這些共病症狀對於孩童未來的個性養成,皆有長遠的負面影響,家長及學校老師應秉持同理心,設立適當的行為治療目標,才是協助孩童治療的關鍵因素之一。

 在藥物治療方面,目前有非中樞神經興奮劑(思銳,Atomoxetine)作用在於提高腦中正腎上腺素,(能改善腦中多巴胺的濃度),維持全天候的治療藥效,藥效需2週以上逐漸顯現,但其藥性較溫和,較少引起腸胃不適、食慾不佳、失眠等副作用,能持續緩解患者情緒焦慮及憂鬱等共病症狀,但若患者具有中度或嚴重肝功能不全,則需調整其劑量治療。而中樞神經興奮劑(利他能、專思達),Methylphenidate則為治療腦中多巴胺藥物,服用1週內即有改善現象,但藥效代謝較快,孩童需切記每日按時服藥,且少數孩童會出現胃口不佳、失眠狀況,需避免過晚服藥。

 除了應設立固定的行為治療模式外,家長也需詳列獎懲制度並確實執行,而學校老師則可將病童座位調整至前排位置,以提升病童的學習專注力,至於容易健忘、焦慮的孩童,家長毋須過度提醒以免造成反效果,在藥物治療下可逐漸培養孩童時間控管及獨立完成事項之能力,若孩童長期習慣於家長督促之下完成事項,不僅無法改善被動或健忘之症狀,對於親子關係也無正向幫助。

 注意力不集中過動症為腦部疾病,行為及藥物治療務必同步進行,家長不宜自行將孩子停藥,以免影響其治療成果。治療注意力不集中過動症,唯有在長期持續治療之下,才能獲得持續穩定的改善。

家長在陪伴孩童治療注意力不集中過動症時,除了需深入了解孩童所面臨的問題之外,更應於家庭及工作之間尋求身心平衡,適當調適自身的情緒及壓力,才能在不影響孩子及自己的身心狀態下,給予孩子最適當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