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00710(林士清/走過兩岸清華的台灣人)

北京清華食堂 吃不完的美食饗宴

兩岸徵文/台灣人在大陸

image
北京清華大學。(中新社)

相較於台灣各大學裡的餐廳,已慢慢被速食餐廳和便利商店攻陷,大陸各高校保持物美價廉的食堂風格,迄今仍讓我有些回味。尤其是號稱擁有十六座大型食堂,供應三萬餘人肚子溫飽的北京清華。

相傳1925年秋天,燕京大學校長司徒雷登發現了一件怪事:燕京的學生不在學校好好吃飯,反而總是往對面的清華大學跑,北京城的車夫們也發現這段時間裡,往西直門城外清華大學跑的人特別多,清華大學到底發生了什麼事這麼吸引人呢?

答案是趙元任夫人楊步偉,在清華園開了一家小飯館「小橋食社」,生意好到讓廚子忙到罷工,趙元任出了十幾本書,銷售量還沒趙夫人的食譜賣得多。

時至今日,北京清華大學內的食堂琳瑯滿目,通常是周圍庭園加上中間食堂的庭園式餐廳結合,依北向南有北園食堂、桃李園食堂、紫荊園食堂、玉樹園食堂、芝蘭園食堂、丁香園食堂、聽濤園食堂、清芬園食堂、觀疇園食堂等偏學生飲食的食堂。此外,另有適合教職員工的荷園食堂、熙春園食堂、瀾園食堂、寓園食堂、融園食堂、家園餐廳及蘭園餐廳等。

基本上,各家食堂菜系迥異,甚至同一食堂或同一樓層的同一窗口,每天都能吃出新花樣,例如紫荊食堂四樓的川湘大菜,就是請當地的主廚來料理,愛吃辣的同學總是絡繹不絕。又例如,清芬園有賣脆皮烤鴨,一盤烤鴨才7元人民幣,點滿四盤就湊齊一隻完整的烤鴨,北京其他烤鴨名店其實可以不用去了,因為清芬園二樓的脆皮烤鴨味道更是一絕!

畢業生總說在清華吃完這十六座食堂,才不會留下人生遺憾!事實上,大陸有很多大學的食堂也是能見到大型庭園式的食堂,當學生和家屬秀出飯菜的價格之後,讓不少網友表示:有學生卡實名就是羨慕,在這裡一份素菜只要2.5元(人民幣,下同),而加肉的半葷素菜也只要3元而已。事實上,這樣一頓飯下來還不到10塊錢,卻能吃到這麼豐盛的美食,尤其像北京清華食堂這樣便宜的價格,性價比著實比很多普通大學都要優。

久而久之,北京高校生有一種食堂叫做清華食堂,學生每天在食堂裡面就能吃到這麼美味的美食,而且價格還這麼便宜,這樣大學四年下來就能省下一大筆錢了,難怪很多學渣看到飯菜的價格,都表示想考清華大學。

筆者時常在北京清華校園裡遇到這種狀況,到了飯點,一群同學卻不知道該去哪一家食堂,好不容易協調出某個食堂,又遇到不知道選哪一個窗口吃飯的困境,有些窗口排隊的人多,有些窗口排隊的人少,等到好不容易排到一個窗口,卻不知到該點些什麼菜?但後方又有一群同學再催促著你,因為吃飯時間寶貴,浪費了時間就耽誤了學習。倘若一天三餐加宵夜在清華園生活,我們每天都會經歷兩次或三次的心理鬥爭。

到了宵夜時段,清華學生除了桃李食堂可選之外,平台經濟的外賣服務也日趨普及,養成清華學生用手機叫外賣的風氣。從中式餐點、日本料理、韓國料理、台式便當、麵食水餃、炸雞烤串等,可謂應有盡有,宵夜時段各個外送小哥在校園裡騎個電動車穿梭來回,構成另一有趣的現象。

位於清華老校區的觀疇園,又號稱萬人食堂,是師生用餐、咖啡、採購的聖地。從地下一樓超市、咖啡廳、眼鏡行、學生社團據點,至一樓的永和大王、清青永和、清真餐廳等,可以見到招牌的滑蛋飯、石鍋拌飯、牛肉夾餅之外,永和大王的豆漿可謂一絕,冬天裡一杯1.5元的熱豆漿,瞬間暖起師生的胃。

二樓的自助餐點可謂清華版吃到飽自助餐,各種主食、大菜、熱菜、涼菜等食材會隨著季節做變化,萬人二樓的酸菜白肉湯、瓦罐雞及各種麵食饅頭,夏天加上一杯酸梅汁,都是清華學生必拿的好菜。至於在觀疇園三樓的就是老師們常去的點菜餐廳,各式菜式都有,包廂也一應俱全,絕對是老師帶學生聚餐的好去處,並且提供類酒飲。一般來說,清華食堂都要教職員生刷卡結帳,唯獨觀疇園三樓的餐廳可提供現金結帳,可見校外人士也時常來萬人食堂觀摩用膳。

由於筆者住在博士生公寓紫荊15號樓,正前方正是素有清華第一美食的紫荊園食堂,無論颳風下雨、天氣冬天爆冷或夏天爆熱,紫荊園食堂都是筆者覓食的首選。紫荊園食堂處於各棟紫荊公寓的正中央,一共有五層並設有3300個座位,每天平均能接納3000人次就餐,是清華學生票選最愛的食堂,素有「大清第一食堂」之稱。

至於紫荊園食堂吃什麼?地下一層竟然是義式披薩;一樓窗口則是各地風味小吃,包含廣東菜、湖南菜、福建菜、蘭州拉麵等;二樓則有淮揚菜、北京菜、新加坡海南雞飯、鐵板燒、低油鹽的素食窗口;三樓則是適合北方人口味的東北菜、山東菜,麵食主義者將這一層視為天堂;至於四樓,則是紫荊園食堂聞名天下的川湘菜,各類川湘大菜的香麻辣味道,光聞到就已讓人食慾大開,平均每一道菜價價格6至10元人民幣,絕對比外面上館子更便宜又實惠。

有台灣朋友來北京拜訪,我通常帶友人來吃紫荊園食堂四樓的川湘菜,我點了九道川湘名菜,價格位於60至80人民幣左右,足以讓友人吃得痛哭流涕,因為友人也知道這些菜在台灣的川菜館的價格絕對是2000元新台幣起跳。

相較大陸高校食堂保持傳統的原汁原味,台灣的大專學餐已慢慢被速食餐廳和便利商店所取代,便宜、省時、微波、輕食慢慢成為台灣的大學生追求校內飲食的主流文化,例如台灣清華大學排隊人數最多的餐廳,竟然是小吃部餐廳的麥當勞和7-11便利商店。兩岸大學飲食文化的差異沒有熟優熟劣的比較,倒是反映兩地大學生的飲食風尚的差異,甚為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