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成功收復台灣後,將科舉制度移植到台灣;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台灣科舉制度得到了進一步完善,與大陸的教育和科舉制度完全一致,之後陸續有台灣士子度海到福州參加鄉試、到京城參加會試。在1890年前後,為方便台灣省舉人來京趕考,由當年台灣官員和在京台灣鄉紳出資購建台灣會館,台灣會館自此開始發揮台灣鄉親聯誼交往作用。
基於台灣會館的特殊地位,北京市台聯彙集兩岸專家、學者的研究成果,遍訪兩岸台灣進士遺跡,搜集兩岸鮮活史料,傾力打造文化交流品牌項目「科舉制度在台灣──台灣進士專題展」,2013年至2019年先後在兩岸巡迴展出15次。適值北京台灣會館重張十周年,特此推出「科舉制度在台灣──台灣進士專題展」線上展覽,共同探究台灣科舉的歷史,領略台灣文化精英的風采。
台灣進士作為一個地域歷史人群,其成員總數曾有種種說法。經兩岸學者對現存史料多方考證,自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陳夢球蟾宮折桂,至光緒二十九年(1903)汪春源金榜題名,210年間台灣共考中33名文科進士。
科舉制度是古代中國的一項重要政治制度,對中國社會和文化產生了巨大影響,直接催生了不論門第、以考試產生的「士大夫」階層。
公元587年,隋文帝正式設立科舉制度,在唐朝發展成型,並一直延續到清朝末年(1905年),持續了1300多年。(文轉A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