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00702

穩定的香港有利台灣

社評

image
旺報社評
掃描QR code參與線上討論

大陸人大常委會全票通過《香港國安法》,並列入《基本法》附件三,以《憲法》層次在港實施。香港回歸以來,由於力行「一國兩制」,並無國家安全法制,安全領域長期存在漏洞,香港成為中美博弈的最前線,大陸痛定思痛,決心不理會美方制裁,以雷霆立法手段展現強勢和決心。

從今年5月大陸兩會公布涉港議程至今,關於「一國兩制」是否將變「一國一制」的爭論不斷。確實,國安法出台,香港毫無疑義將強化「一國」概念,但經濟生活上的「兩制」不會受到影響。美國一系列制裁措施短期難免對香港乃至大陸造成影響,但從中長期看,對香港國際中心地位的衝擊有限。

香港國家安全問題由來已久。1997年回歸後,香港在繼續發揮中西橋樑作用的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扮演著美國等西方國家嵌進大陸版圖的「特洛伊木馬」。從2014年「占中運動」到2019年「修例風波」,香港長期處於「國家安全不設防」狀態,引起北京決策層重視,去年底舉行的中共十九屆四中全會即提出「建立健全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支持特別行政區強化執法力量」。立法快刀斬亂麻的背後,可看到大陸從戰略高度調整香港內外部環境的思路,與改變不利現狀的決斷力。

《香港國安法》規定,大陸中央政府對香港特區有關的國家安全事務負有根本責任,香港特區政府負有維護國家安全的憲制責任,規定分別從中央和特區層面設立執行機構,既是落實中央的全面管治權,突出了「一國」,也體現出特區的高度自治權,在國家安全這一中央事權領域仍然作出了「兩制」安排。

立法過程中,大陸透過多種方式聽取香港政府、民意代表和各界人士的意見。當年香港回歸,依據「一國兩制」實踐「摸著石頭過河」時,香港「馬照跑、舞照跳、股照炒」,如今一部兼顧了「兩制」差異的國安法實施,預計也不會對普通香港民眾的正常生活造成干擾。

值得注意的是,《香港國安法》以中央和特區「雙軌制」執行的模式,應該是首例。紐約是全球最主要金融中心,適用美國國安法律,倫敦、東京、新加坡的國安問題,也都受到中央層級法律的規範,均未影響其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國際信用評級機構標準普爾近日發布報告稱,國安法生效不會影響港府根據香港《基本法》制定經濟政策的自主權,維持香港長期發行人信用評級為「AA+」,評級展望為「穩定」。再從陳方安生等香港反對派大佬「金盆洗手」、「香港眾志」解散、「香港民族陣線」退出香港來看,國安法的實施,有助於失序混亂的香港社會恢復穩定。

美國取消香港的特殊相關待遇、限制對港出口國防和軍民兩用技術等制裁措施,香港特首林鄭月娥、大陸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港澳辦先後發表聲明,均回應稱「不怕」。這應不是戰狼外交的條件反射,而是反映出大陸早有準備。國安法立法過程中,美國一直將取消香港的特殊相關待遇作為制裁「核選項」,但香港享有的特殊待遇,主要體現在獨立關稅區,而這一地位是由香港《基本法》等中國法律規定,受世貿組織認可與保護。美國在1992年通過的《香港政策法》中承認香港的特殊地位,給予其最惠國待遇,主要體現在進口方面將香港和大陸視為不同原產地,出口方面進行不同級別的管制。

事實上,香港是美國主要貿易夥伴中最大的順差來源,美國進口原產於香港的產品規模十分有限,2018年至2019年僅約4.7億美元。近年來,在美國對香港出口管制日趨加強的背景下,香港在防衛和安保等領域的裝備和技術進口來源,已轉向大陸和歐洲等國的替代品,美國繼續極限施壓的空間並不大。至於金融方面的影響,香港的聯繫匯率制度或成為美國的潛在打擊點,但這一制度由香港自身實施,加之其現時外匯儲備規模在基礎貨幣的兩倍以上,背後更有大陸雄厚的外匯儲備支持,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很難受到實質性影響。

台港之間不是競爭關係,二者在經濟、文化等領域交往甚密,穩定、有序、發展的香港對台灣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