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190920■文/李乾朗

台北城 全台唯一方形石城

[兩岸史話] 台北城 全台唯一方形石城

image
忠孝西路捷運施工,台北城城牆遺跡出土。 (中華河洛暨開漳聖王文化研究會提供)

臺北府城興築過程多災多難,工程困難,且募捐也不順利,前後延宕近十年,最後在光緒十年(1884)才完成,這段最困難的歲月,都在知府陳星聚任內,臺北府城之擘劃建造,應當是他最主要的政績。

臺北府城雖是臺灣在清末所建造,但在日據初年即遭日人拆除,該為三線大道,前後只存在20多年。近代中國各地古城也常發生同樣的命運,例如北京城在1950年代即被拆除了。由於臺北府城初建時的史料大都在乙未割台之役佚失,日據初年拆除城牆時也未仔細紀錄留下文獻,因此後代要研究臺北城的確不容易,這一座臺灣唯一的方形石城,我們所知仍然很有限,尤其是有關建材的材料與構造方面。

1990年臺北都會捷運之全面施工,其中南港線通過北邊城牆舊址及西邊城牆舊址,因此頗引起人們的注意。由清水與太平洋建設所承包的CN-253B標在挖掘忠孝西路館前路口與懷寧街口時,發現地下有堅硬的城牆基礎,經過市府捷運局召集相關單位共同會勘,確定要易地保存,遂進行拆卸保存紀錄及研究行動。

這個專案的研究目標包括城牆砲台與水關的基礎遺址,主要是以建築史及考古學的方法考證臺北府城的興築與變遷,並對出土的牆基材料研擬保存與展示之可行方案。易言之,即趁此次發掘出土的過程,詳細觀察紀錄,作為研究與考證之基礎材料,對100多年前的臺北城興築補充一部份為人所不知的史料。

筆者在1994年有機會受臺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委託,對正在施工的板南線捷運地鐵工程進行考古發掘。專案研究工作從1994年7月開始,至1995年2月底結束,前後只有8個月,這段時間是為配合施工單位的挖掘作業而決定的。原先預計只要花一個多月即能順利發掘與搬運,但實際工作時發現城牆基礎材料如石條與木條的數量遠比推測多,從7月底開始以人工挖掘,至9月中旬又發現水關遺址之下有多達700多根的木樁,可以想像100多年前古人打樁時之艱難與毅力。

我們的工作同仁不辭辛勞地在黑暗陰濕的地下工作,每天與泥淖為伍,在地下10餘米深度拍照紀錄,並且以油漆仔細為每根木樁、每根石條登錄位置,編定號碼。我們的紀錄鉅細無遺,每根木材、石條之長短皆詳加紀錄,未來如果有人要進一步更深入研究,可以利用這批重要的出土物。

臺北古城基礎因捷運施工而有兩處出土,然依據日據初期所測之臺北城地圖來看,清代的城牆所附屬的砲台、水關及窩舖(城牆轉角處之房屋,可容守城兵勇過夜之所)等仍有可能保存部份地下基礎。北邊除了館前路的水關與懷寧街口的砲台,在公園路口應有另一座砲台。茲將各邊城牆之下可能出土的古城基礎之位置列下:(一)北邊

1、砲台─公園路與忠孝西路交點附近,1994年挖掘未見報告,疑為忽略不報。2、東北角窩舖─中山南路與忠孝西路交點之圓環,應已不存。3、西北角窩舖─塔城街與忠孝西路交點,應仍存在。4、北門甕城─在北門之外側約40公尺處,呈長方形,基礎應仍局部存在。

(二)東邊

1、砲台─中山南路與濟南路交點附近。2、砲台─中山南路與中正紀念堂牌樓門口交點附近。3、東門甕城─東門城樓之東側地下,略呈半月形,約在圓環道路下方。4、東南角窩舖─中山南路與愛國路交點。

(三)南邊

1、砲台─愛國西路與重慶南路交點以西約100公尺處。2、砲台─愛國西路與博愛路交點以西約60公尺處。3、水關─愛國西路與重慶南路交點附。4、西南角窩舖─愛國西路與中華路交點處。以上四處因捷運線通過,恐已遭破壞,但未見任何相關報告。

(四)西邊

1、砲台─中華路與開封街交點以南約50公尺處。2、砲台─中華路與武昌街交點。3、砲台─中華路與貴陽街交點附近。4、水關─中華路與開封街交點。以上四處因與捷運線平行接近,未來地下街挖掘應會出土。臺北府城興築過程多災多難,工程困難,且募捐也不順利,前後延宕近十年,最後在光緒十年(1884)才完成,這段最困難的歲月,都在知府陳星聚任內,臺北府城之擘劃建造,應當是他最主要的政績。如今有關陳星聚的研究,河南省方面也開始重視,臺北方面,近年文獻歷史學者也有多篇研究論文出來。

文獻上記載,陳星聚在光緒11年(1885)夏天,中法議和之後,因積勞成疾而逝世,臺灣百姓為他建立「陳公祠」。依現存史料尚未發現其確切地址,如以曹謹在高雄鳳儀書院內有「曹公祠」之前例來推測,陳公祠可能並非獨立之建築,極有可能附建於他所擘建的登瀛書院或明道書院內。另有一個可能,是城內本有一座「陳德星堂」,為陳氏大宗祠,不過陳德星堂是在光緒18年(1892)建於城內,晚於陳星聚逝世(1885)達7年之久。近年,我們問陳德星堂陳宗義總幹事,也未找到陳星聚入祀的紀錄。易言之,陳星聚在臺灣的牌位流落何處尚未明朗,有待後人之研究。

至於陳星聚在臺北10多年,他居住何處?據一般通例,知府的官邸一般都設於知府衙門之後面,如果知府衙門有四進(頭門、儀門、大堂、後堂),那麼官邸即設在第四進或後院左右,官邸之旁依慣例也常設花園。

日據初期所留下來的照片,至今只見到布政使司及巡撫衙門的花園假山水池的照片,但尚未見到臺北府花園出土。臺北府外觀的照片則至少有兩張,為燕尾式屋頂,門口左右聳立石獅,石獅可能移至228公園內洪騰雲之急公好義坊兩側。

我們可以確定,陳星聚任臺北知府時應該居住在府衙門後院。它的位置就在今天重慶南路(府前街)與館前路(府後街)之間。原址在日據時期因是清代官方土地,轉移給日本政府,後來再轉售給日人公司行號,例如「辰馬商會」,二戰後由彰化銀行接收。1947年228事件發生時,為民眾聚集重慶南路征討公義之地點。

最後,古時「府衙門」附近必有「府城隍」廟,臺北府城隍廟也是陳星聚所建,位於城內北門內,其址在今天延平南路與開封街交點一帶,廟在日據初年被拆,神像不知流落何方?如今在武昌街也有一間「省城隍廟」,但它是二戰後新建的廟,可能供奉的城隍爺與陳星聚所建之城隍廟無關,這也是值得進一步研究探索的歷史疑案。(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