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181027■文/周婉窈

圓山貝塚遺址遭破壞 憑弔無門

[兩岸史話] 圓山貝塚遺址遭破壞 憑弔無門

image
十三行遺址出土的屈肢葬。(劉益昌提供)
十三行遺址發掘現況。(劉益昌提供)
指定為一級古蹟的圓山遺址(草地部分)。(彭裕峰攝)

寶貴的十三行遺址在興建汙水處理廠的工程下,遭受嚴重的破壞,雖經學者奔走搶救,終是一場徒然。現在被指定為二級古蹟的十三行遺址只是原址的百分之五!我們是這塊土地上最輓近的主人,歷史淺短到不足道。是無知,還是傲慢,使我們如此不顧惜前人的足跡?

新石器時代早期的大坌坑文化分布全島。大坌坑文化的範圍很廣,不限於臺灣,包括大陸東南沿海的閩南、廣東二地,與大陸的河姆渡文化可能有互動關係。大坌坑文化之後的文化,有些是後來移入的,如圓山文化,有些則是在大坌坑文化的基礎上繼續演化發展的,如牛罵頭、牛稠子文化。

臺灣史前文化的遺址已發現有一千五、六百處,重要的遺址也有百餘處。限於篇幅,我們在這裡選擇介紹圓山遺址與十三行遺址。圓山遺址是最早發現的遺址之一,此一發現確定了臺灣史前石器時代的存在,並帶動臺灣考古學的研究與發展。圓山遺址是在日本統治臺灣不久後於一八九七年發現的,以「圓山貝塚」為世所知。稱為貝塚,是因為遺址由大量的蜆與少數的蠔、螺等貝殼堆積而成,是當時人食用後丟棄而成的「垃圾堆」。

圓山文化的貝塚不止一處,最大的一處是全臺灣規模最大的貝塚,內含豐富的文物,也有墓葬的遺跡。另外,在圓山遺址也發現了大型的「砥石」,是當時人用來磨製工具的石頭。圓山砥石曾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大的砥石。在日本統治時代,圓山遺址雖經不斷的調查,但正式的開坑挖掘在戰後,由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系於一九五三年與一九五四年執行,成果斐然,不惟確定了圓山文化的年代,也發現該遺址存在著不同的文化層,其下為大坌坑文化。

考古遺址的保存很不容易。圓山遺址發現不久,一座禪寺就蓋在貝塚堆積最厚的地方,隨著該禪寺的擴建,貝塚一再遭到破壞。為了保護圓山遺址,一九二三年臺灣總督府醫學專門學校教授宮原敦自資為砥石蓋了一座保護亭,並買下部分的土地權。他將兩者都捐贈給臺北市作為永久保管。一九三五年圓山貝塚與砥石被臺灣總督府指定為史蹟。

在戰後臺灣,保護亭與砥石雖存在了一段時間,最後卻消失得無影無蹤。遺址保存最大的剋星是工程建設,圓山遺址之上先後蓋過圓山動物園、兒童樂園,外圍更是不斷蓋樓房、開闢道路,遺址遭破壞殆盡。圓山貝塚的發現,到二○一七年就滿一百二十年,由於缺乏良善的保護措施,今天可說「憑弔無門」了。現在被指定為一級古蹟的圓山遺址,局限在臺北市立兒童育樂中心(已結束營運)的一隅,雜草叢生,未受到應有的注意。

另一個被工程毀壞的遺址是十三行遺址。十三行遺址在新北市八里區,它所代表的文化屬於金屬器時代,約在距今一千八百年開始,約於八百年前結束。(十三行文化整體來說,約始於二千三百年,終於四百年前,也就是漢人入臺之際。)十三行遺址出土的鐵渣、礦石、煤等,顯示這個文化的主人已經知道煉鐵。考古學家在十三行遺址中發掘出煉鐵作坊,證實了煉鐵是在聚落內進行的。十三行遺址的內容豐富,讓我們對這個文化有親切的了解,例如,我們知道他們以農業為主,漁獵也相當發達,他們的埋葬方式是側身屈肢。出土的骨骸有受傷致死者與無頭葬,大約是戰爭之故,或有獵人頭之俗。

值得注意的是,十三行文化的商業十分活絡,與東南亞、唐宋元的中國都有來往。在本島,與沿岸地區頗有接觸,東到花蓮,中部及於大甲。可惜,寶貴的十三行遺址在興建汙水處理廠的工程下,遭受嚴重的破壞,雖經學者奔走搶救,終是一場徒然。現在被指定為二級古蹟的十三行遺址只是原址的百分之五!我們是這塊土地上最輓近的主人,歷史淺短到不足道。是無知,還是傲慢,使我們如此不顧惜前人的足跡?

讀者或會問:這些史前文化的主人是誰?他們與今天居住於臺灣的人群有何關係?由於史前文化沒有文字,缺乏語言資料,不是很容易判斷其族群類別。根據考古學家的研究,舊石器時代的長濱人可能在與大陸分離後,孤立地在臺灣島嶼活動,他們的文化在距今約五千年前消失,至於人種是否融入後來的人群,則不得而知。

大坌坑文化與圓山文化的主人,到底與今天臺灣的原住民有什麼關係,是很難確定的。臺灣各個土著族群的祖型文化大致在金屬器時代出現;一般認為十三行文化晚期的主人很可能是居住在臺北盆地的凱達格蘭族。果如此,我們倒要感慨:凱達格蘭雖然成了總統府正前方大道的名稱,讓人朗朗上口,但可能是凱達格蘭族重要的遺址卻一去不復返!

(系列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