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180707■文/胡為真、汪士淳

台灣意識暗藏台獨意識

[兩岸史話] 台灣意識暗藏台獨意識

image
1993年,汪道涵(左)與辜振甫(右)在新加坡茶敘。(本報系資料照片)
1993年,殷宗文。(本報系資料照片)

我認為如果沒有足夠的養成就接大位,我個人是否稱職事小,國家因而受到虧損事大。整個回想起來,我內心裡就是四個字─感謝上帝。

我有個機會跟李總統談話,一方面謝謝他的邀請,另外也向他報告來國安局的工作狀況;李總統回應,要我深入瞭解狀況,對國內外情報要強化。他並說,他與殷局長常常有深入談話,對怎麼加強工作也有討論。

我說,我天天都在協助殷局長,也向他學習。

李總統顯得很高興,然後說:「以後還是要你『handle』。」

我還是立即說:「報告總統,我沒有這個能力。」

「哪裡,你不要客氣。」

那時我剛到國安局才四個半月,一直努力閱讀相關資料及書籍,並且向多位前輩請教,愈深入瞭解,愈知道「這一行」並不容易,當然還沒準備好,我第一時間的反應也是自知能力真的不足,惟願在副局長位置上拚命努力,至於能做到多少,在國家安全上能達到多少效果,就完全倚靠神。而在這短短幾個月內,我已看到許多一輩子隱姓埋名、為國安情報工作盡心盡力的同仁,我打從心底對他們尊敬和佩服,絕不認為我有能力領導他們。

李總統內心裡全盤的想法如何,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正如錢部長預測的,他想拔擢我接掌國安局,除了認為我應有能力擔當外,也許是他想要讓把國安系統從軍人指揮轉為文人領導,以符合民主常態,或者可以制衡其他「特別」的人士,這都有可能。

跟李總統的私下關係要不要告訴殷先生?我認為到李總統官邸參加家庭禮拜,當然應該讓主官知道,因此禮拜一到國安局上班就跟殷先生講了。我說:「報告局長,李總統昨天晚上請我和內人到他家參加聚會,內容就是信仰上的彼此分享。」除了講這些之外,李總統跟我講的其他話,我隻字未提,因為這是李總統私下講的,沒有得到李總統的授意,我要有分寸。

「哦?喔。」殷先生顯出驚訝的表情,他沒說什麼,但從此李總統沒有再找過我和惠英參加家庭禮拜。

我跟殷局長報備了,日後看來卻是上帝對我的保護。因為依李總統調動國安首長的風格,還真的不會在乎是否有足夠的時間養成─殷先生如此,接下來的丁渝洲也是如此,先前的職務都只待了很短的時間,就調升到國安局長了。我認為如果沒有足夠的養成就接大位,我個人是否稱職事小,國家因而受到虧損事大。整個回想起來,我內心裡就是四個字─感謝上帝。

也是在李總統邀我去的聚會裡,他有意無意地提起聖經《出埃及記》:「你們要多看看《出埃及記》啊。」我當時心裡想,從信仰、屬靈的角度來看,為什麼要看《出埃及記》?實在不大了解。

李總統在家庭禮拜直接跟包括我在內的與會基督徒談了《出埃及記》之後,隔了兩個月,司馬遼太郎於一九九四年三月間也和李總統對談,接著內容就經由日本媒體公諸於世。在對談中,李總統先說台灣是無主之島,所以包括國民黨在內統治過台灣的,都是「外來政權」。

接著他談到兩岸統一的問題,卻是採取和中共對抗的思考,一是要讓台灣民主化,使得統一變得不可能;二是他的務實外交思考,自己要走出去,在國際上證實台灣的存在;三是要加強武力來對抗中共。最後,他也對司馬遼太郎提到《出埃及記》,提到二二八事件,自喻為要帶子民自埃及出走的摩西。

日後看來,李總統提到《出埃及記》,其實就是他帶領國家、國民黨的中心思想,以所謂台灣優先的本土意識行動,也就是讓台灣與大陸分離的「台灣主體性」,成為處理兩岸關係主軸,而且也逐步地朝著這個方向走,國民黨要成為台灣國民黨,結果到最後顛覆了國民黨的執政。

當李總統的「國民黨是外來政權」等說法公開時,我愣住了,無法接受他所講的內涵與動機。身為總統,怎麼會認為半世紀以來保住台灣、建設台灣、現在換他主持的政府,是外來政權?這是很遺憾的事,他是中華民國總統啊。殷局長可能知道我的心中疑惑,有天特別找我談話,強調李總統心目中是「台灣意識」,不是「台獨意識」。這兩者當然有分野,前者是對這塊土地的認同,後者則是極危險的政治主張;但如今看李前總統的所有言行,他是掩飾於台灣意識裡的台獨意識。

依據《中華民國憲法》,雖然當前兩岸分治,從來都是一個中國原則,這個原則長久以來符合大陸與台灣各自的主張,由於經國先生逝世前已經向大陸遞出交流的善意,因此李登輝總統執政之初,中共基本上也有友善的表示,李總統當時成立國家統一委員會,並由國家安全局草擬了《國家統一綱領》,於一九九一年二月在國統會上通過,歷經九二年雙方在香港的初步非官方接觸,而有了九三年在新加坡的辜汪會談。

兩岸看來步入正向、和平發展之際,李總統提出「台灣主體性」思維,卻透露了他準備以國家領導人地位,引導台灣走向兩蔣時代未曾規畫的新方向。他在位時幾度提出對兩岸未來走向的觀點及政策,如中國大陸終將分裂、大陸將崩潰所以要「戒急用忍」─不投資大陸,如今證實均未實現,徒然令台灣錯失了歷史良機。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