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最寒冷的冬天:韓戰真相解密》一書由大衛.哈伯斯坦所著,八旗文化再版。今年是韓戰停戰65周年,這場戰役影響深遠,改變了中華民國遷台後的命運。
韓戰爆發後,華府就台灣問題展開了激烈的爭論。由於台灣與中國海岸最近的距離僅有八十五英里,參聯會開始懷疑台灣本島的軍事價值。
中國的崛起成為美國國內的政治議題,關於美國對外政策日益激烈的爭論,以及民主黨政府的外交政策被認為過於軟弱,儘管左派批評者認為它過於強硬。南北韓問題通常必須與更大的事件聯繫起來,也就是曾引起美國最激烈國內政治辯論的中國問題。杜魯門政府派兵前往南韓時,他們頭上總是籠罩著一個巨大的陰影,也就是中共軍隊加入戰爭的危險。
這是杜魯門和他身邊大多數人都不願意看到的,卻似乎是前線總司令麥克阿瑟將軍及其擁護者十分期待的。總統把國家帶入了一場困難的戰爭,自己卻放不開手。總統不得不在政治上採取防守的姿態,因為他沒有選擇指揮官的餘地,儘管人們不願承認這一點。
當江森加入內閣並與國務卿艾奇遜較量以來,行政當局內部對蔣介石和中國的爭論就沒有停過。江森一進入內閣,這兩人就開始爭論是否要援助台灣。在北韓人越過邊界的四天後,共和黨領袖塔弗特參議員在國會發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講。他抨擊杜魯門沒有得到國會批准就擅自對北韓開戰。他抱怨,北韓的入侵不僅說明艾奇遜亞洲政策的嚴重錯誤,而且表明他對共產主義的軟弱。他強烈要求國務卿下台。塔弗特演講幾小時後,被杜魯門從歐洲召回來幫助艾奇遜的哈里曼剛好來到江森的辦公室門前。因此,當江森接到塔弗特的電話時,哈里曼親耳聽到江森對塔弗特的演說讚不絕口,特別是對塔弗特要求艾奇遜下台的意見表示首肯。江森對塔弗特說:「你早該在國會裡提出這件事了。」
聽到這裡,哈里曼非常吃驚,因為這些人像是在私底下早已定下反對總統的陰謀。更讓哈里曼震驚的是,江森甚至建議哈里曼與他們合作,這樣一來他就可以幫助哈里曼坐上國務卿的位子。哈里曼立刻把這件事告訴杜魯門,沒過多久,江森就被總統撤職了。
江森高估了自己的政治地位,許多高階將領都瞧不起他。他支持蔣介石,反對總統的基本方針,因此總統可以從這兩個理由中隨便找一個來解決他。但對於前線總司令麥克阿瑟將軍,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他似乎不怕對抗行政當局。其實,他和杜魯門之間的齟齬早在韓戰爆發前就開始了。當時,美國最具影響力的《生活》雜誌週刊(由亨利.魯斯一手創辦,他不僅是一位中國通,還是行政當局對華政策的主要批評者)上的一篇報導,就被視為他們之間的衝突之一。
一九四八年十二月下旬,《生活》雜誌發表了一篇標題為〈麥克阿瑟指出中國的垮台會使美國陷入危機〉的文章。文章說,麥克阿瑟曾給參聯會發過一封長達十六頁的電報尋求協助,這使「我們的軍方高層前所未有地震驚」。麥克阿瑟認為,蘇聯奪取日本簡直有如探囊取物,「面對如此明確的現實,華盛頓怎能對中國共產黨勝利的結果感到心安理得呢?」在這個異常敏感的政治問題上,身為遠東最高軍事指揮官的麥克阿瑟卻與美國總統不共戴天的敵人站在同一陣線。這對總統和麥克阿瑟之間的關係來說可不是什麼好兆頭。
一九五○年七月下旬,總統和將軍之間又發生了一次摩擦。韓戰爆發後,華府就台灣問題展開了激烈的爭論。由於台灣與中國海岸最近的距離僅有八十五英里,參聯會開始懷疑台灣本島的軍事價值。當時情報部門曾有傳言(後來證實這是完全錯誤的):中共正在大陸集結一支由四千艘船組成的艦隊伺機進攻台灣。這引發美方對韓戰、台灣問題及中國態度的極大關注。艾奇遜對任何可能導致把美國在韓國的行動與蔣介石聯繫起來、並因此擴大戰爭規模的事都非常小心,而且他仍堅決反對援助蔣介石。他認為幫助台灣就是幫助蔣介石,如果處理得不好,很可能會演變成美國對華政策的災難性行為。
然而,杜魯門在支援蔣介石這個問題上已經開始讓步,他建議先派出一個調查團去評估是否有必要協防台灣。參聯會把這項任務委派給麥克阿瑟,而麥克阿瑟自己則擔任調查團團長。參聯會建議,在國務院和國防部制訂對台基本原則之前,麥克阿瑟應該先派出其他高級官員前去做初步調查。如果讓麥克阿瑟親自出馬,這種架勢看起來更像是國家級的正式訪問,而不是為了軍事需要而進行的評估。這麼做會導致該地區的局勢更加緊張。
然而,麥克阿瑟一點也不想等,一點也不願讓國務院牽涉其中。因此,在接到委任後,他就把國務院代表西博德晾在東京,帶著自己的人馬立刻飛往台灣。與他同行的還有許多高級軍事將領,為此美軍不得不動用兩架C—54運輸機。途中,麥克阿瑟透過電報通知五角大廈說,如果中國入侵台灣,他將用三個F—80噴射戰鬥機中隊奮力將之擊退。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