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150109■記者洪肇君/綜合報導,▲民眾在北京五棵松冰場滑冰。(新華社資料照片)

北京奇葩地名 奶子房、公主墳

東單、西單 原指該地有單座大牌坊

image
北京地鐵公主墳站。(CFP)
▲民眾在北京五棵松冰場滑冰。(新華社資料照片)
▲「奶子房」是北京市朝陽區一處村名。該村又分為「奶東村」和「奶西村」,但統稱為「奶子房村」。
(截圖自城市吧街景地圖)

大陸2015年起進行第二次全國地名普查,作為首都,北京城的一些古怪地名也被挖掘出緣由,許多地名可以上溯至元代,見證這個六朝古都深厚的歷史積澱。例如奶子房,聽來不雅,原地名叫馬奶子房村,還分成奶東村、奶西村。

許多台灣人到過北京,對複雜的交通環境、地鐵路線感到頭疼,然後又看到一些稀奇古怪地名,不免懷疑,這真的是13億人口的首善之都嗎。像是公主墳,望文生義是曾有公主葬在這裡,於是地名流傳下來,連地鐵、公車也有公主墳車站。

奶子房源於元朝,蒙古人喜歡喝馬奶,當地負責養馬供應馬奶,地名就叫馬奶子房,後來被省略掉馬字。明朝曾在當地興建宮殿,就叫奶子宮,毀於大火;清朝蒙籍親王向朝廷申請重建奶子房,毀於對日抗戰。

北京很多地名帶窯字,像大北窯、黑窯廠街、大瓦窯、小瓦窯,崔家窯、鮑家窯等等。這源自明成祖朱隸,奪得皇位後遷都北京,為建設城市,徵大量陝西工匠入北京,集中在南城一帶燒製磚瓦。

台灣人熟知的北京奧運五棵松體育館,當地真的有五棟古老松樹,但1965年北京修地鐵時,水土保養技術不夠,松樹相繼死掉。後為紀念這個地名,補植五棵松樹。

在很多京味作家的文章裡,天橋是北京城一個吃喝玩樂的去處。天橋是古代天子每次祭天時要經過的橋,只有天子能走,故稱天橋。橋下是一條大溝,民國時期經過修改,原本的天橋不復存在,地名卻流傳了下來。

還有東單跟西單,原指該地區有單座的大牌坊,後來牌坊拆了,名字留下來;東四跟西四則是當地最繁華的十字路口,在四個角落各有一座牌坊,東四牌坊跟西四牌坊這兩個地名,簡稱為東四跟西四。

北京城坐北朝南,棋盤式的街道規畫,不是直就是橫,方向感很強烈。少部分街道卻是歪的,老北京稱做斜街,這種小街巷沒有名字,居民自己取名。梁實秋就寫過,北京城有條王寡婦斜街,民國之後,政府嫌王寡婦不好聽,更名諧音的王廣福斜街,不過現在叫做棕樹斜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