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51125瀚亞投信國內投資部主管姚宗宏

雜音浮現台股震盪 高股息股更受寵

image
加權指數1141124(日線圖)

 市場觀察:美國部分雲端服務(CSP)大廠傳出將透過舉債擴大資本支出,市場對「AI泡沫」再度升溫的疑慮浮現。同時,聯準會主席鮑爾釋出鷹派言論,使12月降息機率下滑。多重利空消息導致先前漲幅過大的全球股市出現明顯修正,台股走勢震盪也相對劇烈。

 受惠AI需求暴增,市場普遍上調台灣上市櫃公司2026年獲利成長率,目前預估明年增幅可望超過兩成。若以明年企業獲利預估值計算,台股本益比約16倍,仍處於歷史合理區間。

 然而,隨著市場雜音浮現,加上股市漲幅已大,只要稍有負面消息,盤勢便容易陷入震盪。研判震盪格局將延續至2026年第一季,若出現修正,反而是投資人布局的良機。

 盤勢分析:美股四大指數上周五(21日)全面上漲,台股24日早盤在權值股帶動,上漲逾300點,一度收復季線,但賣壓隨即出現,尾盤大舉出籠,所幸金融權值股撐起盤勢,終場小漲69.3點以26,504.24點作收。

 受匯率波動及年底資金匯出影響,外資自10月起明顯匯出,11月迄今累計仍為淨賣超,期貨空單亦有增加跡象,顯示外資對台股態度轉向偏空,短線壓力不小。

 年底作帳與「作夢行情」有望同步啟動,AI與半導體類股仍是市場主流,但漲幅已大,波動風險加劇,預料高股息類股將更受青睞。

 操作建議:暌違四個月,台灣景氣燈號重返「黃紅燈」,主要受台股上漲、AI、HPC及雲端服務需求強勁,以及消費性電子新品備貨帶動。預期第四季景氣動能將逐月轉強,並延續至2026年。產業面,AI需求持續走強,供應鏈在第四季維持高檔,上游電子原物料如記憶體價格上漲亦是推升因素。

 原先市場預期聯準會降息循環重啟後,消費性電子族群將迎來復甦,但記憶體漲價導致下游終端產品面臨成本壓力,只能自行吸收,終端需求低迷。

 整體而言,美國經濟維持穩定,關稅影響逐漸淡化,美國政策持續釋出有利AI創新與科技產業的利多,市場焦點集中AI應用擴散及業者擴大資本支出,供應鏈生產前景偏樂觀,業績可望維持高檔。

 不過CSP舉債投資、2026上半年新舊產品交替空窗期,及中日地緣政治風險,仍是市場變數。目前台股評價位於歷史區間上緣,2026年第一季存在拉回風險,盤勢看法維持中性,但若出現修正,建議投資人尋找進場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