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A華科事業群旗下EMS廠精星在車用出貨回溫、主要客戶海外銷售成長等因素帶動下,第三季營收與毛利率同步回升,稼動率維持在九成以上,營運明顯轉強並走出上半年壓力。隨昆山新增SMT(表面黏著技術)產線將於12月加入量產,整體產能調度空間放大,法人預估第四季有機會成為全年營收高峰,並牽動2026年的出貨布局。
精星第三季營收18.64億元,季增14.59%,年減4.19%,毛利率回升至15.52%,較上季與去年同期改善;稅後純益1.19億元,較上季由虧轉盈,每股稅後純益(EPS)0.99元。累計前三季EPS為0.96元,顯示上半年受價格與市場壓力影響,惟第三季已見明顯改善跡象。
從產品結構來看,精星以車用產品為主力,新能源車應用約占整體比重八成,並集中於陸系訂單,另兩成則為工業領域。第三季營運改善,除匯率趨穩外,主要受惠於車用市場需求回溫,以及客戶海外銷售成長,使整體稼動率維持高檔,成為推升獲利的關鍵,尤其主要銷售表現較年初明顯提升,對訂單節奏產生正向效果。
不過,中國新能源車市場的價格競爭仍未完全緩解,供應鏈面臨的降價壓力仍在,加上當地補貼政策將逐步減弱,使毛利結構仍存在挑戰。車廠積極往海外拓展成為短期內緩和競爭的重要支撐,也使具長期合作基礎的供應商得以穩住出貨量。精星切入電池管理系統(BMS)領域時間較早,長年配合電池廠需求,供應穩定度與成本管理具一定基礎,能在市場競爭加劇時維持既有合作關係。
產能布局方面,精星在終止蘇州新廠計畫後,改以集團資源投入嘉聯益昆山廠既有基地,新增四條SMT生產線,目前正進行廠務調整與設備安裝,可望於12月正式投入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