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51119張珈睿/台北報導

輝達AI算力擴張 台鏈成推手

image
AI算力戰火延燒至科學運算,輝達(NVIDIA)在美國超級電腦大會SC25宣布,過去一年全球已有逾80個新科學系統導入其加速運算平台。圖/美聯社

 AI算力戰火延燒至科學運算,輝達(NVIDIA)在美國超級電腦大會SC25宣布,過去一年全球已有逾80個新科學系統導入其加速運算平台、合計貢獻4,500 exaflops AI效能,涵蓋量子物理、數位生物學、氣候與地震模擬等大型科學場景,推動全球科學研究全面邁向「AI加速」新模式。

 在這波科學與量子運算的新競賽中,台鏈正成為關鍵推手。台積電是輝達高階GPU與多款加速晶片的主要製造夥伴,從3奈米到A16世代製程深度協作,先進製程與3DFabric封裝成為量子—GPU混合系統的重要基底。鴻海則與輝達合作打造採用1萬顆Blackwell GPU的AI工廠超級電腦,未來將提供科學研究機構與新創使用,代表台灣製造鏈已正式踏入量子運算世代,掌握下一波超算升級的「入場票」。

 本次SC25最大技術焦點,是輝達正式釋出量子運算關鍵—通用互連技術NVQLink,可在量子處理器(QPU)與GPU間提供400 Gb/s傳輸頻寬、微秒級延遲,並整合CUDA-Q平台,支援大規模量子混合運算工作流程。量子公司 Quantinuum宣布其最新Helios QPU將透過NVQLink連接NVIDIA GPU,展示即時量子糾錯與可擴充解碼器,為量子加速AI奠定技術前提。

 亞洲也積極跟進量子—AI融合趨勢。日本理化學研究所宣布導入GB200 NVL4系統,並與富士通及NVIDIA合作打造下一代超級電腦「FugakuNEXT」;南韓政府規畫在主權雲與AI工廠部署逾5萬顆NVIDIA GPU;台灣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NCHC)亦加入NVQLink開放式架構聯盟,顯示台灣同步參與新一代科學運算體系的標準制定。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表示,未來的超級電腦將是量子與GPU協同運作的混合系統,兩者結合將推進科學邊界並開啟新的研究可能。業界認為,從美國能源部(DOE)、日本FugakuNEXT,到南韓主權雲與台灣AI工廠,輝達正在把「加速運算+AI」打造為全球科學研究與產業升級的共同語言。

 業者表示,隨著台積電在OIP論壇提出節能AI、A14製程與CPO共封裝光學藍圖,輝達下一代旗艦晶片背後,台積電先進製程與3DFabric封裝的重要性將更加凸顯。台鏈從晶片製造、封裝、伺服器整機到光學互連關鍵元件均已卡位,台灣供應鏈將在全球科學運算與AI技術競賽中扮演更深、更不可替代的關鍵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