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貨幣市場近期遇賣壓席捲,比特幣18日摜破9萬美元,創下七個月來新低,不但已將今年的漲幅全數吐出,市值在過去六周內蒸發約6,000億美元。
比特幣於10月6日漲破12.6萬美元,創下新高紀錄,但僅僅一個月後便將漲幅全數吐出。繼幾天前失守10萬美元大關後,比特幣又再跌破9萬美元,18日亞洲午盤下探89,953美元。
市場分析,對未來美國降息的疑慮以及股市長期上漲後出現震盪,打擊投資人風險胃納,進而拖累加密貨幣價格下跌,其中企業和機構投資者在多頭行情時大量買入,隨後拋出手中部位,更加劇市場連鎖拋售反應和恐慌情緒。
當前背景本應是比特幣的利多環境,華爾街交易所交易基金(ETF)陸續將加密貨幣帶入主流投資組合、川普政府亦全面擁抱加密產業,但市場卻出現疲憊與過度反應。比特幣上一回跌破9萬美元,是在美國總統川普4月宣布對等關稅措施時,跌至7.44萬美元。至17日止,比特幣的總市值已較今年10月初的高點縮水約6,000億美元。
台灣加密貨幣交易所HOYA BIT創辦人彭云嫻認為,只要價格尚未跌破上一輪牛市的高點69,000美元,市場長期結構依然具備韌性。從季節性來看,市場確實有望迎來傳統Q4樂觀的「聖誕行情」,真正決定市場是否反轉的力量仍來自宏觀經濟環境,特別是12月是否降息,以及降息原因。
關注市場回穩可留意兩項指標:一是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當殖利率趨於穩定並開始回落,意味著避險需求正逐漸降溫。在此環境下,資金才可能重新從防禦型資產移向比特幣等高波動市場,為價格帶來回升動能。
二是短期波動的另一個關鍵指標是比特幣ETF的淨流入與淨流出,13日曾出現約8.7億美元的單日大幅淨流出,顯示機構普遍選擇降低風險部位。如後續能看到資金重新回到連續淨流入狀態,將是市場回穩明確訊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