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51118郭及天/台北報導

預售低迷、餘屋恐暴增 成屋銷售將成常態

 房市低迷衝擊,預售建案出現低銷售量、高開工量的「倒掛」景況:今年全台預售屋交易量估將不足4萬戶,但開工量推估可達11萬戶,未來待售餘屋量恐暴增。業者認為,若景氣未見回升,未來成屋銷售將成常態。

 房產業者指出,過去預售屋銷售量與開工量相近,甚至賣得比開工還多,景氣好時預售案完銷或接近完銷再動工是常態,不過今年預售屋銷售量遠低於開工量,顯示許多預售屋未能順利出售;隨愈來愈多個案進入興建期,未來待售餘屋量也將快速增加。

 業者表示,這波預售市場的高光時刻,出現在新青安房貸政策上路後,去年9月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才降溫。據實價登錄與內政部統計顯示,2024年報開工住宅戶數12.8萬戶,2024年預售屋銷售量13萬戶,預售市場景氣正熱時,各案場幾乎全面熱銷,民眾出現「不買會更貴」預期。

 但在第七波信用管制上路後,預售屋交易量快速降溫,今年第三季預售屋每月交易量都不及3,000戶,今年前三季合計交易量約3萬戶,約為去年3成,但申報開工卻達9.6萬戶,預估全年將達到11萬戶。

 信義房屋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預售量需申請建照後才可以銷售,六個月內要申報開工,另可展延三個月,不過目前市況不佳,建案銷售期大幅拉長,從預售一路銷售到成屋都有可能,但礙於銀行貸款限制,也必須按原規畫時程如期開工,現在開發商融資成本與自籌資金條件都嚴格許多,面對房市景氣較去年驟降,只能先求之前預售個案順利交屋回收資金,新推案或購地都已經轉趨保守,等待市場是否有新的轉機。

 曾敬德表示,目前預售市場進入個案表現,但部分房價高漲的區域,價格壓力相對較大,若區域市場供給量又大,消費者自然會挑選對自己最有利的時機與價位等條件,才會出手購屋;建案現場的銷售策略也會將戰線延長,以謹慎使用廣告預算、降低接待中心成本等方式因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