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惠台積電、台達電、緯穎等大型指標股營運動能,大幅優於過往,加上第三季匯兌損失回沖,上市櫃公司第三季財報繳出史上最亮眼佳績,加計金控自結數的整體獲利來到1.29兆元,季增51.71%、年增14.86%,創下今年單季獲利新高、歷年最高第三季獲利、史上最旺單季獲利等三大新高紀錄。
第三季每股稅後純益(EPS)創下歷史新高的公司,高達114家,超越第二季的42家與第一季的65家,為今年來最多,超越了去年同期的75家,是2022年以來最多的單季EPS創新高家數。
其中超過半數為電子族群,以AI相關概念股為主,如指標股的台積電、台達電、緯穎、智邦、緯創、奇鋐、致茂、台光電、文曄、金像電、川湖等,稅後純益與EPS同步創下歷史新高;非電子族群EPS創新高家數,則以生技醫療類股表現最為亮眼,包括藥華藥、生達、視陽、聯合等。
加計金控自結數,統計上市櫃公司前三季稅後純益達3.17兆元,年增5.29%,統一投顧總經理廖婉婷表示,看好上市櫃公司有望上調獲利預期,並預估上市櫃企業全年獲利年增長10%~15%,約在4.4兆~4.6兆元;AI族群上半年的需求比預期還要強勁,第三季仍表現亮眼,看好第四季仍有望成長,且明年第一季有望淡季不淡。
非電子族群方面,紡織、製鞋等公司,有機會受惠明年第三季世足賽加持,明年上半年前基本面可望揚升。
安聯台股團隊估算,今年台股企業獲利預期,將隨第三季財報公布而上調,明年獲利成長率有望逐季增加。
安聯台灣科技基金經理人周敬烈表示,觀察近期產業狀態,包括AI算力成長降刺激算力需求提升;大語言模型業者間市占率競爭隨AI愈普及而加劇,有利AI模型百花齊放且加速迭代;CSP資本支出持續擴張;此外,第四季記憶體與NAND報價淡季不淡,AI晶片設計與製程愈趨複雜,亦帶動測試介面供應吃緊。(相關新聞見A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