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會13日發布「數位金融服務包容性指引」,金融市場發展及創新處副處長施宜君表示,該指引為「行政指導、鼓勵性質」,希望讓更多民眾信任且樂於使用數位金融服務,指引內容將列入2026年永續金融評鑑。
施宜君指出,指引是為了營造多元、公平、具包容性與可及性的數位金融環境,持續鼓勵及引導金融機構、周邊單位及相關公會等,關注不同類型民眾需求,設計並提供完善數位金融服務。
在以人為本提供數位金融服務部分,建議數位金融服務提供者,瞭解使用者的差異化需求與偏好,以設計操作簡便、簡單明瞭的數位金融服務。服務經測試與調整後上線,於調整或下架前充分揭露或通知重要資訊,並持續提升員工知識及應對能力。且鼓勵數位金融服務提供者逐步導入無障礙網頁設計,並以官方入口網站取得及維持全網站無障礙標章作為長期推動目標。
促進公平性與可及性部分,希望讓樂齡者、身心障礙者或是對數位金融操作不熟悉的民眾,都能以簡單易懂、無障礙及可負擔成本使用數位金融服務,並避免於服務過程中產生偏見或歧視情形。金管會也鼓勵數位金融服務提供者開發多元化創新金融服務,提升使用便捷性及使用意願,擴大服務覆蓋性並降低排他性。
監測評估與持續精進部分,將使用者需求與金融環境的變化納入考量,蒐集使用者與利害關係人意見,掌握市場創新發展趨勢,並透過適時檢討與滾動式調整,優化使用體驗與便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