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12日召開法說會,董事長劉揚偉表示,受AI伺服器需求強勁帶動,第四季機櫃出貨將季增「高雙位數」百分比,營收動能持續上揚;加上消費性智慧產品進入旺季,預期本季營運將顯著季增、年增,全年成長目標不變,對2026年展望樂觀。
鴻海第三季營收2.06兆元,毛利率、營業利益率、淨利率分別為6.35%、3.43%、2.80%,稅後純益577億元,創同期新高,每股稅後純益(EPS)達4.15元。今年前三季累計營收達5.5兆元,年增16%,稅後純益1,441億元,毛利率、營業利益率、淨利率分別達到6.27%、3.16%、2.62%,EPS為10.38元。
展望第四季營運,鴻海預期AI產業維持高速成長,受惠於算力需求強勁與新一代AI機櫃量產,第三季AI機櫃出貨季增300%,累計AI伺服器營收已提前達到兆元規模;第四季新一代AI機櫃出貨將持續爬升,預期季增高雙位數。
消費智能產品方面,進入第四季出貨旺季,鴻海預期季對季將呈現強勁成長,依目前能見度,預計產品拉貨動能會比去年好。
劉揚偉說,看好AI以及消費智能產品的表現,第四季可望有顯著季增、年增,2025年全年顯著成長看法不變,但上調消費智能產品全年度展望,由稍微衰退上修為持平,而雲端網路產品仍是今年主要成長動能。
電動車業務部分,全球汽車產業正接近「Outsourcing Breaking Point(外包轉折點)」,與1990年代PC產業轉向專業分工的歷程相似;過往車廠採一條龍自製模式,如今在成本與競爭壓力下,將逐步委託專業製造服務。鴻海具備CDMS(委託設計製造服務)模式優勢,預期委託製造與設計服務的機會將大幅增加。
展望2026年,劉揚偉相當看好明年展望,強調AI產業發展、政經局勢與貨幣政策,將是明年最重要的影響因子,其中又以AI產業的發展最為正向且關鍵。公司對於AI領域看法樂觀,預期將與主要客戶開展更緊密的合作,切入更多元的AI解決方案,並取得更多訂單。(相關新聞見A2、A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