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基金市場年底掀起新一波募集與核准熱潮。根據投信投顧公會和MoneyDJ資料統計,近期已有多檔新基金陸續開募或完成募集,題材橫跨美債、多重資產與AI科技等主流領域,顯示投信業者加速卡位2026年行情。其中,ETF仍是市場主力,主動式ETF更展現強勁成長動能,在台灣基金市場中正快速竄起。
根據最新資料,近期募集與即將募集基金中,以ETF及主動式ETF占比最高,反映市場資金對低成本、透明化商品的偏好。富蘭克林華美新興10年期以上投資級美元債ETF、元大全球AI新經濟主動ETF、富邦美國傘型系列ETF、台新台灣優勢成長主動式ETF、復華台灣未來50主動ETF及群益台灣科技創新主動ETF等接連登場,預期第四季至年底前掀起一波掛牌潮。多數新ETF聚焦美國投資級債、高息主權債及AI產業主題,展現市場對降息循環與科技成長雙動能的布局熱度。
多重資產型基金也維持穩定成長腳步,如鋒裕匯理全球多重資產成長收益基金、中國信託策略優利多重資產基金、聯邦日本收益成長多重資產基金等皆在11月初啟動募集,主打收益穩定與區域分散配置。
金管會已核准但尚未募集的基金名單同樣可見ETF的壓倒性優勢。包括元大日本價值高息ETF基金、新光美國優選收益非投資等級債ETF、兆豐台美動能股債平衡ETF、群益標普500ETF基金、野村澳洲10年期以上主權債ETF,以及類主權債ETF、大華銀Magnificent 7 Plus美國大型科技ETF基金、聯博優選全球非投資等級債主動式ETF與安聯台灣主動式ETF等,題材橫跨股、債與科技三大主軸。其中,聯博和安聯等二家外資投信在短短幾個月內再推出第二檔主動型ETF,顯示搶進國內ETF市場的企圖心,外資投信主動式ETF募集也被視為下一階段市場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