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原(3035)28日召開法說,第三季每股稅後純益(EPS)0.58元;總經理王國雍指出,智原深化先進領域發展,成功拿下4奈米AI ASIC新案,先進製程開發與AI設計能力受國際客戶肯定;封裝方面也獲北美客戶2.5D與3D先進封裝新案。王國雍強調,智原採多元代工策略、協助客戶分散地緣風險,提升公司在全球半導體供應鏈戰略價值。
智原第三季合併營收32.4億元,季減28%、年增12%,毛利率33.2%,EPS 0.58元;從產品結構來看,IP合併營收季增幅43%,達4.1億元、NRE季增19%,達4.9億元;量產(MP)季減39%,達23.3億元。展望第四季,管理階層預期短期回檔,然全年將寫歷史新猷。
王國雍強調,智原2024年推動「多元代工(Multiple Foundry)」策略,與Intel、三星、聯電及GlobalFoundries四大晶圓廠建立合作,涵蓋2奈米至55奈米製程節點,打造跨製程、跨地域的開放生態鏈。他提到,該策略不僅強化供應鏈韌性,降低地緣風險,使公司得以承接多國「在地製造」專案需求。
其中,智原已成為Intel 18A製程的Turnkey(晶圓產品)設計夥伴,並成功Tape-out(流片)多項測試晶片,取得18A與18AP雙重認證;同時與聯電開發12奈米製程,布局下一波NRE與IP授權收入來源。三星方面則完成首顆4奈米EUV高階AI專案,採用3D混合鍵合(Hybrid Bonding)技術,驗證智原在高頻寬記憶體(HBM)整合與封裝設計的實力。
先進封裝領域,智原第三季簽下三個北美專案,其中兩顆採2.5D、一顆為3D堆疊架構,預期2026年起放量。王國雍表示,隨著CoWoS、Fan-out及WoW(Wafer-on-Wafer)封裝需求強勁,智原與多家封測、載板廠形成緊密合作體系,能協助客戶縮短導入時程並降低製程風險。
展望2026年,智原將持續強化自有IP組合與設計自動化平台,支援從RISC-V、Arm架構到高頻寬記憶體的整合設計,鎖定AI伺服器、邊緣運算與車用電子三大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