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觀察:市場情緒高漲,美國聯準會再次啟動降息循環,有助於景氣復甦,推升台灣加權指數屢創新高。電子與半導體類股漲勢凌厲,目前基本面尚未出現放緩跡象,台股具備續創新高的潛力。
以2026年企業獲利預估計算,台股本益比接近18倍。今年下半年以來,在權值股點火下,台股多頭格局氣勢如虹,指數一路逼近28,000點。美國財報陸續開出,科技股財報將於本周陸續公布,市場高度關美股注科技七雄的財報結果及AI資本支出動向。
盤勢分析:台股屢創新高,技術指標顯示多頭趨勢延續。美國通膨低於市場預期,加上企業財報表現亮眼,激勵美股四大指數於上周五全面收漲,台股27日早盤衝破28,000點,尾盤漲幅收斂,未能成功穩住28,000點大關,終場收在27,993點,上漲461點或1.68%。
從評價面觀察,台股位於偏高水準,短線需留意獲利了結賣壓,資金仍集中於AI族群,聯準會降息有利於低基期電子股表現。由於AI類股評價已高於大盤,資金開始出現鬆動,轉向具漲價題材的電子族群,如記憶體、電子元件載板與被動元件等,受惠程度明顯。
外資與投信法人近期轉趨保守,資金輪動快速,但自營商買超力道強勁,支撐盤勢。預期台股大盤將維持震盪走升格局,多頭行情有望延續至年底。
操作建議:AI族群漲勢強勁,支撐台股多頭格局,但近期出現雜音,法說會利多出盡後,部分權值股面臨獲利了結壓力,美股科技七雄即將公布財報,一旦釋出平淡訊息,AI類股可能面臨較大修正。不過,AI發展仍持續發酵,若出現拉回,反而是中長線布局的良機。
聯準會降息有利於景氣復甦,市場焦點轉向低基期且具漲價題材的電子族群,記憶體即將進入傳統旺季,第四季表現可期,矽晶圓與被動元件雖尚未出現調漲跡象,但仍具想像空間。
此外,荷蘭與中國之間的貿易紛爭,導致中國車用功率半導體出貨至荷蘭出現變數,台灣車用半導體有望受惠轉單效應。不過市場預估雙方仍有談判空間,短線漲多後可能面臨整理。
由於短線大盤已經走高,權值股評價亦高於大盤,建議投資人不宜追高,應分批布局主流類股。後續須觀察外資是否回補、中美貿易談判進展、美國經濟與降息策略方向,以及聯準會明年改組的相關消息,皆可能影響盤勢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