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今年上演大驚奇,從4月因對等關稅風波暴跌,至10月下旬竟屢創歷史新高,27日盤中甚至超越28,000點大關,外資研究機構看好的大型權值股功不可沒,由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領銜,重量級個股台達電、鴻海等,幾乎獲得一面倒看多,挑戰30,000點想像空間不小。
全球股市多頭效應強勁,在美股迭創新高之際,台股表現亦不遜色,完全超越各外資對年底指數高點預期,不僅瑞銀證券年底前樂觀情境的25,330點,早已達標,高盛證券看未來一年指數高點的27,800點,也被台股強漲給超越。不過,現階段各外資研究機構尚未更新高點預期,也還沒提出2026年的台股高點展望。
雖然外資賦予的台股高點預期已被加權指數勢如破竹超越,然從外資對各重要權值股的看好程度,以及給出的目標價來看,台股後市充滿想像空間。
就各類股來區分,各研究機構不約而同看好AI供應鏈,可說撐起台股半邊天;其中較占權值的重要個股有台積電、鴻海、廣達、台達電、日月光投控、緯穎、智邦、緯創、台光電、奇鋐、國巨*、健策、川湖、南亞科等。
最大權值股台積電無庸置疑是AI發展最重要推手,也是外資共識度最高標的。隨台積電法說會釋出第三季毛利率、單季每股稅後純益(EPS)與第四季財測全超越外資預期,滙豐證券將台積電股價預期拉升至2,050元,為主要外資最高,高盛、摩根士丹利、廣發、花旗環球、摩根大通、野村、麥格理、大和資本證券等全數上調,多頭共識介於1,700~1,900元。
以台積電每漲1元約貢獻加權指數8點,以及27日收盤價1,480元來推算,不計其他個股影響,若台積電再漲250元,約略滿足外資目標價區間,則台股將會再上揚2,000點,指數便會挑戰前所未見的30,000點整數大關。
電源供應大廠台達電晉升千金股,同時擠身台股市值第三大,外資調升潮一波接一波,摩根大通、高盛、摩根士丹利證券等近期均調高股價預期,最高已經來到1,400元。
第二大權值股鴻海日前則獲高盛證券將股價預期調升至400元,並指出,鴻海AI伺服器業務仍會持續成長,另外,經過多年產業競爭,鴻海已鞏固其在全球iPhone組裝業務中的明確領導地位,雙重利多加持鴻海營運進化。